close

2021/03/16

台東車站 ----> 瑞源車站 ----> 豐田車站 ----> 志學車站 ----> 花蓮車站(宿: 窩二樓青年旅館)

花蓮車站

在今天最後一小段路,又改搭藍白拖區間車到花蓮車站。

DSC_1410.jpg

走出花蓮車站時,天色已經暗了 下來,車站裡點上了燈。好多年沒再來到花蓮車站,車站本體變得很不一樣。昨晚住在台東車站附近,今晚也是選擇住在花蓮車站附近,慢慢走就會到花蓮窩二樓青年旅館

DSC_1413.jpg

DSC_1415.jpg

DSC_1420.jpg

難得美食刀削麵:木須炒麵

當我check-in青年旅館後,正準備出門覓食時,主人家阿嘉問我有沒有預先設定的店家,當下我沒有其他想法就回答了一句,「沒有! 」。於是阿嘉就告訴我在青年旅館的附近有間刀削麵可以試看看,很推薦這家店的「木須炒麵」。

 

我照著阿嘉給我的幾個關鍵字:經過「丁丁藥局」,從「摩斯漢堡」旁的那條路進去就會看到了。我連Google Map也沒開,就讓我找到了。

DSC_1442.jpg

我進到店裡,拿起菜單在木須炒麵上頭畫了「1」,就交給櫃檯人員,回到位子上靜靜等著我的炒麵上桌。心想,在我出發的城市--高雄,不是沒有這道料理,左營眷村裡同樣也有這道料理;而所謂「木須」就鐵定會有「木耳」這道食材。沒錯,我原本就沒抱太大的期望,但當店家端上我桌面時,立刻翻轉我的觀點。

DSC_1443.jpg

上頭淋上的是高溫油炸過的蛋液,下頭才是炒刀削麵,而長條狀黑黑的東西就是木耳,我拿起筷子連同蛋液、刀削麵及黑木耳送入口中,酥脆滑嫩的口感搭配的恰到好處。數分鐘內幾乎沒停下過筷子,整盤炒麵立刻見底。沒有想法時聽聽在地人的建議,準沒錯。還有千萬別太堅持自己的想法,否則就會錯過在地美食了。

 

花蓮 窩二樓青年旅館:我人在花蓮但心去環遊世界了

青年旅館主人阿嘉事前預告晚上09:00,會有一場環遊世界的導覽。阿嘉原本的職業是歐洲導遊,因為疫情的影響已經一年沒團出了。而這間青年旅館才開業兩年就遇上新冠病毒,外國旅人也沒法來,阿嘉當初為了開業又花了九個月的時間整修這棟屋齡三十年的老房子,換句話說,從租下這棟房子後有3年的期間收支是打不平的,實在很傷。

 

這間青年旅館取名為「窩」二樓,諧音就是英文裡的「world」,所以青年旅館的英文名稱就是「World Inn」。巧合的是,房客的確是睡在二樓以上,因為一樓是咖啡廳。另外,青年旅館的logo是用中文字的「窩」,看起來也很像一棟二樓的房子(不過整棟青年旅館有四層樓),「這個創意我想了九個月才定稿。」阿嘉說。

DSC_1483.jpg

今晚的環遊世界導覽就從一樓的台灣島書桌開始,阿嘉希望我們都坐在台灣島東部,因為我們現在都在花蓮,而其實是方便他介紹他貼在牆上的青年旅館配置圖。

DSC_1487.jpg

DSC_1486.jpg

今晚的女房客都是住在亞洲及非洲房,其中有人今晚就睡在「安塔那那立佛」。

「這是在哪裡?」有人問。

「這就是馬達加斯加島的首都。」阿嘉順道哼著電影馬達加斯加一群長尾狸貓的主題曲。

 

而阿嘉的每張床都用世界地圖上的地名來命名,也不是隨便亂選的,床位配置圖的旁邊還有張世界地圖,從台灣拉出了左右各兩條線,這代表了「南島語系」的傳遞過程,一條線往西拉到了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另一條往東拉到了紐西蘭、澳洲及智利的復活島;而從北京拉出的另一條線代表了絲路,經過德里、伊斯坦堡、到埃及的開羅。這在樓梯間的壁畫上也看的到。

DSC_1458.jpg

DSC_1453.jpg

回到家中後,我在楊南郡、徐如林所著尋訪月亮的腳步》這本書裡,也有提到阿嘉所說的南島語系的傳遞過程。

澳洲國立大學的著名人類學家Peter Bellwood,曾經於1991年發表了一篇極具震撼性的論文The Austronesian Dispersal and the origin of Languages(南島語民族的擴散與其語言的起源),遠古時代南島語民族的祖先從中國大陸華南農業帶,開始往南移動擴散,第一波遷到台灣島,是在紀元前4000年前後,在這裡他們的語言分化為多種南島祖語;繼而依序有第二波經由台灣遷到菲律賓群島(紀元前3000年前),第三波遷到印尼帝汶島(紀元前2500年前)......,最後一波遷到紐西蘭,則已是紀元前800年前的故事。

DSC_1452.jpg

目前在世界操南島語的民族集團,已有兩億五千萬人。其中,包括泰雅族在內的台灣南島語族,生活在台灣最久的已達到6000年,比其他分布於北自台灣,東至東太平洋,西至非洲馬達加斯加島,南至紐西蘭的所有人口,還要古老。

(資料來源:楊南郡、徐如林,山··泰雅人,《尋訪月亮的腳步》,晨星出版社,pp160-199)

 

另外由陳耀昌醫師所著島嶼DNA一書中,提到由細菌人類學研究中,進一步證實:台灣是東自復活島,西至馬達加斯加等南島民族的祖先。就從幽門桿菌說起,幽門桿菌是引發消化性胃潰瘍的元兇,會在家族間造成傳染;就因為是一種細菌造成的,所以治療消化性胃潰瘍不是用制酸劑而是抗生素。幽門桿菌跟著人類共生共存已有上萬年的歷史,在距今六萬年前,人類自非洲東部出走,身上也帶著幽門桿菌一起遷徙,幽門桿菌也跟著變異。起初,人類越過加薩走廊,一支往北向歐洲遷徙,另一支往亞洲經過伊拉克、伊朗,再往中亞移動,人類身上的幽門桿菌第一次發生變異,因為與非洲原形差異最小,據推測為最早變異型,稱之為hpSahul。目前在印尼的蘇門答臘、爪哇、峇里、婆羅洲、巴布亞新幾內亞、澳洲都屬於這一型。

 

到了二萬七千年,在中亞定居的人類身上的hpSahul開始變異,成為第二種亞型,稱之為CentralAsiahpAsia2。現在的中南半島上的緬甸、泰國西半部、馬來半島的小部分都屬之。接著距今二萬五千年前,人類進入黃河流域及蒙古草原,此時hpAsia2變異為hpEAsia,現在的日本、韓國、中國漢族、琉球大部分、廣東、越南、高棉、馬來半島的大部分均屬之。

 

到了距今一萬五千年前,帶著hpEAsia的人類通過白令海峽進入美洲,成為美洲印第安人,幽門桿菌又變異成hspAmerind;同時另一批人類往東南遷徙到了台灣,因為沒陸地可以繼續往東走,就在台灣定居下來,成為台灣原住民共同的祖先,而台灣成為東非人類地球大遷徙陸地的終點站。此刻來到台灣的先民,胃中的幽門桿菌出現最後一次變異,成為hspMaori(毛利亞型)hspMaori最先在紐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身上發現的,故命名為毛利亞型,而科學家一路溯源回推,在玻里尼西亞、美拉尼西亞的居民都發現這一型的幽門桿菌,最後在台灣原住民身上也找到同一型。

 

據推論,五千二百年前,有些台灣東岸原住民出走海洋,成為地球上有史以來第一個海洋民族,並逐步遷徙,成為廣大南島語族的祖先,演化成東到復活島,西至馬達加斯加之間各島同中有異的語言、習俗及社會文化。

(資料來源:陳耀昌,東方有佳人 遺世而獨立島嶼DNA,印刻文化,pp42~49)

(資料來源:陳耀昌,幽門桿菌啟示錄島嶼DNA,印刻文化,pp378~381)

 

人間樂園(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

如果歐洲導遊只談了世界地圖,那就太小看他了。接著導覽前進到二樓走廊,這裡掛了不少幅複製畫,其中有幾幅是我看過的,因為出自於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還記得我在20196月曾經造訪過這間世界知名的博物館(2019年春 西班牙聖雅各之路:普拉多博物館 蒙娜麗莎的眼淚)。而令我更驚訝的是,阿嘉指著牆上一幅畫問,「有沒有人知道這幅畫?

DSC_1462.jpg

「我在普拉多博物館有看過這幅畫,放在展廳的中間,下方有個檯子,畫的高度大概一個人高,整幅畫像是中國屏風式,另外上頭畫的畫很像是外星人.....我印象很深刻。」我立刻回答。

 

「沒錯,這幅畫很有名,被收藏在西班牙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館。在奧斯卡影帝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rprio)監製的紀錄片洪水來臨前(Before the Flood) 一開頭就是用這幅畫作為起點,這幅畫是16世紀希羅尼穆斯.波希(Hieronymus Bosch)所繪人間樂園(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敘述人類在世界上的三個階段。第一幅畫可以見到許多動物和亞當、夏娃和平共處,這個時期稱為伊甸園;第二幅畫則呈現了人口過多的狀態,開始出現人們放蕩、縱慾,並且犯下不可饒恕的罪刑,而我們人類正處於這個階段;而第三幅畫中的天空一片焦黑,惡魔橫行,被摧毀文明的人類只能龜縮在角落等待滅亡,這就是所謂的最後審判。在洪水來臨前這部紀錄片,就是在探討氣候變遷對地球的影響,如果我們人類不減緩碳排放的速度,那這幅畫的第三階段很快就會來臨了。 」阿嘉說。

 

天啊! 我從西班牙回來兩年後,我才知道當初讓我在普拉多博物館驚訝的那幅畫是人間樂園,也是預告人類如果不停止傷害地球,終將自我毀滅。這一晚也很神奇,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收藏超過7600幅畫作,全都是19世紀以前的畫作,而你我熟知的畢卡索、達利、米羅等大師作品都不放在普拉多博物館,因為他們三位都是20世紀以後的畫家,不是收藏在私人美術館,就是放在馬德里蘇菲亞藝術中心。一天看完所有展出的畫作,還過了2年,還有印象的其實沒有幾幅,竟然阿嘉還可以挑到我有印象的。

 

委拉斯奎茲的侍女

接著,歐洲導遊阿嘉前進到下一幅畫。「這幅畫也是放在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由委拉斯奎斯(Velázquez)所畫。委拉斯奎斯是西班牙16世紀很重要的宮廷畫畫家,你們看看這幅畫的重點在誰身上? 是畫中的小公主嗎? 」阿嘉說。

DSC_1464.jpg

DSC_1466-1.jpg

很多人都點頭,而我印象中這幅畫很有名,我在普拉多博物館也有看過真跡。後世對這幅畫有很多的討論,不過重點不是畫中的小公主。我先沉默不語。

 

「你們知道嗎? 這幅畫的主題是侍女,不是小公主,你們有注意到小公主的眼神看哪裡嗎? 是畫以外的人,推論應該是當時的西班牙國王及王后,而畫中拿著畫筆的人就是畫家委拉斯奎斯,而推測他正在幫國王及王后作畫........。」阿嘉繼續說。

 

(很妙吧,委拉斯奎斯自己把自己畫在畫裡,在畫的外頭畫畫,也把自己畫在畫裡,莫非委拉斯奎斯學會了張無忌的乾坤大模移。)

 

接著,阿嘉又前進到下一幅畫。「你們知道這是誰的作品。」阿嘉問。

「畢卡索。」我說,因為我看到像小朋友亂畫的作品多半是畢卡索的。

「沒錯,那你知道這幅畫叫什麼嗎? 」阿嘉繼續出考題考我。

一時語塞,我被問倒了!

(畢卡索的作品超多的,而且我不太喜歡他的作品......)

DSC_1467-1.jpg

「這幅也是侍女,畢卡索很欣賞委拉斯奎斯,尤其是他畫的侍女這幅畫,畢卡索有意向委拉斯奎斯致敬,所以用他的筆觸也畫了一幅侍女,你們看看小公主就在這裡,兩位侍女隨侍在側.........」阿嘉說。

真的是一樣的構圖,不一樣的技法,令人嘖嘖稱奇。

 

馬德里不思議:達利的林肯肖像

在入住時,我曾經問過阿嘉,「你當歐洲導遊有沒有最喜歡的國家或城市?

「有,西班牙。」阿嘉說。

「我在2019年去走過西班牙朝聖之路........哪你的床位有沒有以西班牙城市命名的?」 我問。

「有.....是套房,因為我最喜歡西班牙,所以頂樓的套房有一間我就用西班牙的首都馬德里命名。」阿嘉說。

 

今晚導覽的最終章,阿嘉就是帶著我們到達四樓的馬德里雙人套房。開了房門,還好裡頭沒人,不過床頭就掛著一幅畫。

「你們看到了什麼? ~~」阿嘉劈頭就問。

....... 有人開始支支吾吾。

DSC_1470.jpg

「是不是看見一位裸女背對我們。」阿嘉刻意拉長尾音。

「請你們現在拿出手機對著牆上那幅畫拍照,再告訴我,你們看到了什麼。」阿嘉充滿自信的語氣。

所有人競相拿出手機拍照.......

 

「有沒有人看到了.......林肯。」阿嘉特地在林肯兩字加了重音。

「ㄟ....真的,裸女不見了。」所有人異口同聲。

「這是達利的畫作,就叫林肯肖像,是我從達利美術館買回來的,然後一張一張黏上去的,其實我個人不喜歡達利,不過他真的很厲害......」阿嘉說。

「因為馬德里不思議! 」我邊走出套房邊喃喃自語。

 

原本預計30分鐘的環遊世界導覽,結果我們花了近一個小時,最後還在達利畫作前劃下句點。四張不同時期、不同主題的畫作,你是不是看到的跟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念差很多。以達利的林肯肖像》為例,一般人看到的是裸女,但是達利是要告訴世人,他畫的是林肯肖像。然而,達利選擇用林肯作為畫作主題,是不是告訴我們,林肯在世時,他決定解放黑奴的政策其實不被當時人們所接受,就連同為共和黨籍的國會議員也不見得全數認同,更不用說是反對黨的民主黨籍國會議員,或許也是因為如此林肯總統在第二任期任內遇刺身亡。但是百年之後,這個新大陸上的國家竟然用選票決定出一位非裔的民主黨籍總統候選人當任他們國家領導人,而這位總統還把林肯當作他的偶像,這位總統就是歐巴馬,你可曾知道當年在林肯時代反對解放黑奴的國會議員大多數是民主黨。

 

我想,這些畫家用他們的方式要告訴世人他看到的世界,但是我們大多數人根本看不到。再問一次,你看到的是「裸女」還是「林肯」? 你以為你看到的才是事實,還是擺在你面前你根本看不出來。歐洲導遊真的不是蓋的,雖然因為疫情的影響我們出不去,但是讓我在花蓮環遊世界一圈,還解開了我兩年前在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館看到那幅畫的謎底,這世界真奇妙。

 

而我的床位阿嘉安排我睡在Lisboa (里斯本),我跟阿嘉說:我絕對忘不了在2019/06/23 TAP困在里斯本的那一夜( 2019年春 西班牙聖雅各之路/ 里斯本紅眼航班:TAP我真服了你!)

「或許老天注定要你一定要走一回Lisboa。」阿嘉開玩笑地對我說。

 

這一晚,我彷彿看到謝哲青的翻版,一個熱愛旅遊、藝術,還有說不完故事的人。最後阿嘉聽到我在2019年已經走完西班牙聖雅各之路,「疫情過後,我也要走上西班牙聖聖雅各之路,我已經看過哈沛·科可林(Hape Kerkeling我出去一下(I'm off then)》這部德國電影。」阿嘉說。

「你想看西班牙聖雅各之路上的風景,你應該要看另一部美國電影叫朝聖之路(The Way)》,這部電影才是真正在西班牙聖雅各之路上取景。我出發去西班牙之前,這兩部電影都看過,覺得《朝聖之路(The Way)》這部電影比較好看,而且劇中好多景真的我都有遇上。」我說。

「《朝聖之路(The Way)》,是吧! 」阿嘉又覆誦一次。

看來,疫情結束後,他應該就會踏上他的朝聖之路,我又成功推一個進火坑!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ddie 的頭像
    Eddie

    Eddie's Adventure Book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