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4
今天預計要由台北三重騎車到苗栗白沙屯,準備明天去參加在苗栗通霄飛牛牧場的路跑活動,上回走台61線,是2年前單車環島時走的路線。不過,今天不騎單車,改騎機車,還要繞進去新竹城隍廟,吃美食!
下午還要再去一趟崎頂車站,不是要趕火車,而是上回騎單車找車站時,沒找著的「子母隧道」,而這次一定要找到。
崎頂車站
要找到「子母隧道」必先到崎頂車站,由台61線「竹南鎮崎頂濱海遊憩園區」牌樓下,待轉進入苗2鄉道,過了隧道第一條馬路立刻左轉,就會抵達崎頂車站。
崎頂車站的北上月台,Windy小姐稱作有「地中海風」的候車亭還是跟上回一樣;而上回我來到崎頂車站時,幫一位老伯提行李過天橋,兩年後舊地重遊,不知道老伯是否還在幫民眾治療疾病。
觀海亭
在崎頂車站南下月台這一側的入口附近,有座指標除了告訴旅人「洗手間」的方向,還有指引旅人這裡還有條值得一探的「崎頂鐵道懷舊步道」。
由崎頂車站走上崎頂觀景台,會有一小小段的上坡,另外觀景台旁也有幾格停車位,不過來崎頂車站還是建議搭火車是最好的旅行方式。在觀景台上就可以看到今天我主要行程的目標「子母隧道 500M」。
沿著階梯會先接上「觀海亭」,上頭老鎮長提了「老衢觀海」四個大字,我事後上網查了一下,這四個字的由來:
崎頂舊名「老衢崎頂」,日治時期刪去「老衢」而簡稱為「崎頂」,因此此觀景台又取名為「老衢觀海」。
在觀海亭,是觀看火車進站最好的位置,算準時間,相機調好焦距,就可以捕捉到最美好的畫面。
子母隧道
走下觀海亭,是鋪設完善的步道,引領旅人通往子母隧道。
子母隧道,原稱崎頂1號、2號隧道,建於1928年日據時代,長度為130.78M及67.48M,是全國唯一兩座相連的隧道。到了1973年,新鐵路在原鐵路下方完工,崎頂1號、2號隧道正式功臣身退。
在Windy的書裡,提到子母隧道口,很容易看到當年二次大戰美軍機槍掃射過的彈孔。另外,還有段「陰風陣陣」的靈異事件,真的! 今天我也遇上這.....事情。
隧道牆上用白粉筆寫上「內有吸血蝙蝠 請快跑通過」,下一段更恐怖了「內有鱷魚 請勿餵食」......,是啊! 超冷的~~
崎頂隧道文化公園入口
崎頂鐵道懷舊步道,全長約1KM,由崎頂車站出發,終點會是崎頂隧道文化公園入口,入口處有座土地公廟。
今天尋找子母隧道的任務順利達成,趁著夕陽還沒下山前,我必須趕我今晚投宿的地方—苗栗白沙屯拱天宮香客大樓,駱大哥是下午五點要下班,可不能讓駱大哥等我等太久,還有拱天宮附近的海灘是看夕陽的好地方。
************************
崎頂之前世今身
崎頂,舊稱「老衢崎」(Laoquqi),為昔日南北縱貫古道必經之地,清代在老衢崎設有舖站(註:官方郵局),置舖兵三名。 乾隆51年(1786)的「林爽文事件」,是清代台灣重大的民變之一。林爽文起事兵敗之後,向北逃亡,乾隆53年(1788)正月初四, 在老衢崎被捕,整個事件才告結束。(摘錄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