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4.07.19

跟著來爬山的山友,大老遠地由台北來到花蓮太魯閣,今天是第一天的行程,早上才造訪砂卡礑步道,但是因為步道崩塌,砂卡礑步道只開放到1.5K五間屋的地方。

 

IMG_8964-  

IMG_8971-  

IMG_9000-  

IMG_9030-   

 

中午在布洛灣用過簡單的午餐後,燕子口步道是飯後的甜點,但是我期待的是在天祥的「白楊步道」及明天的「錐麓古道」。

 

IMG_9084-  

IMG_9124-  

IMG_9126-  

 

步道入口

白楊步道的入口是隱身於明隧道裡,入口處有清楚的標示及路線圖。白楊步道,被譽為多水、多隧道的一條步道,因此今天在下車前,不少山友在車上已經將布鞋換成涼鞋,或是跟我一樣多帶一雙拖鞋,當然有更帥氣的山友,直接換成拖鞋外加肩膀上多帶一條毛巾,一副要準備進「澡堂」的扮像。

 

IMG_9192-  

IMG_9193-  

IMG_9194-  

 

穿過第一段隧道,眼前的景致豁然開朗,接著過「瓦黑耳溪」,之後步道是順著「塔次基里溪」河床前進,步道平緩好行,只是隧道還頂多的。

 

IMG_9206-  

IMG_9205-  

IMG_9204-   

 

邊走邊拍太魯閣峽谷風光,似乎在怎麼看都不會膩。

 

IMG_9209-   

 IMG_9213-  

IMG_9214-   

IMG_9216-  

IMG_9221-  

 

白楊瀑布

我刻意走在隊伍的最後幾個,到了白楊步道知名的白楊瀑布,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在橋上拍照。

 

 IMG_9238-  

 

白楊瀑布有三段,要看到第23段,必須要過橋才看得到。

 

IMG_9237-  

 

大夥都在這裡休息拍照,我還以為步道盡頭就到這裡而已,沒想到明明一開始解說牌上說步道全長2.1K,而白楊瀑布只在2.0K,還有0.1K在前頭。

 

水濂洞

過了隧道,才看到國家公園的解說牌上寫著「水濂洞」,這才是這條步道最經典的一個隧道。

 

IMG_9244-  

 

我終於想起,一年多前去陽明山魚路古道健行時,由擎天崗經頂山到風櫃嘴,最後下到聖人瀑布,搭小18到劍潭捷運站時,在小18公車上遇到一位也喜歡登山健行的運將大哥,「太魯閣有一條都是水的步道」(詳《步道之行25. 再訪魚路古道》),原來指的是「白楊步道」。

 

已經由台北開拔到花蓮了,怎可不進去水濂洞,去看看今天孫悟空在不在家。

 

IMG_9245-   

IMG_9254-  

 

換上拖鞋,踩在水道裡,甚麼叫做清涼痛快? 就是在台北氣溫已經高達攝氏35度,跑來花蓮太魯閣踩在水濂洞的水道裡,這水不是「冷的」,是「冰的」!

 

IMG_9249-  

 

走進洞裡,像是有人在頭頂上往你頭上一桶一桶倒冰水,穿雨衣、拿雨傘進水濂洞,這就「遜」了,但是要是跟我一樣帶著相機進水濂洞,那記得不是防水相機的話,就要注意點了!

那知道為何有山友出發時,要穿得像進澡堂一樣了吧! 果然是內行的。

 

IMG_9251-  

IMG_9253-  

IMG_9259-   

 

 

回程時,我跟領隊說,「看來今天最『熱』的時候,應該是我們還在台北的那段時間。」

 

步道簡介
「多隧道」與「多水」是白楊步道的兩大特色。


「多隧道」,從入口到水簾洞,短短2.1公里的路程就有七個隧道,建議攜帶手電筒備用;「多水」,為建水壩而開的白楊步道,整條步道沿溪而行,前段遇見的是立霧溪的支流瓦黑爾溪,後段所見則是立霧溪上游的塔次基里溪,一路極景不斷,愛壯闊者可賞峽谷溪流,喜微美者可觀山壁苔流,還有隧道中小似雨滴、大至水簾樣的大水在黑暗中傾洩而下,可滿足與眾不同的心思。

(資料摘錄自 《太魯閣國家公園網站》)

 

IMG_9217-  

 

歷史人文
白楊步道是1984年台電為了開發「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所闢建的施工道路之一,當時台電陸續完成6條施工道路,引起學界、媒體、營建署關注,擔心一旦計畫完成,立霧溪中游的水皆被引用發電,下游河床將乾涸,靠立霧溪水切割所形成得太魯閣峽谷,將無水而難以繼續發育,峽谷景觀將大受影響,經建會彙集各方意見決定擱置「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白楊瀑布美麗的景觀,也因施工道路的闢建,才得以讓人容易親近。

(資料摘錄自 《太魯閣國家公園網站》)

 

IMG_9264-  

 

arrow
arrow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