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引用春一枝商店網站http://www.fruit-ice.com.tw/article/article.php?articleid=96]
「『春一枝』就是『留一枝』的意思」。我永遠記得,2011年10月18日我去敦南誠品書局參加《果然台灣》新書分享會時,李銘煌大哥所說得這句話。
李銘煌大哥,一個喜歡喜歡親近大自然的台北人,在一次到台東鹿野旅行中,見到田間有位小女孩在叫賣鳳梨,
「一顆10元。」小女孩說。
李大哥看著成簍的鳳梨,色澤黃熟,如果當天不吃完,就會過熟。於是,將所有的鳳梨買下。但是在李大哥心裡,卻沒有任何一絲喜悅,因為他知道:農民辛苦地栽種水果,卻無法解決銷售問題,農民的汗水只會化成淚水。
在突發奇想下,李大哥開始把農民正熟的水果以大盤商的價格買下,並與鹿野的友人用這些水果做成冰棒。「嚴格來說,這不算公平的交易,而是友善交易。」李大哥說。因為正熟的水果,一般水果批發商不會要,送到市場上可能腐爛了。而選擇做「冰棒」,原本是李大哥認為做冰棒是最簡單的事,但事實上,做冰棒一開始也讓他嚐了不少苦頭,除了製造問題外,李大哥也面臨了與農夫共同的問題:銷售不出去。
市場上,一枝冰棒才賣10~ 20元,李大哥的春一枝冰棒就要賣30元,很多人無法接受。
「市面上,外國品牌的冰淇淋,一球就要賣90元,為什麼你不會嫌貴?」李大哥這樣問。
或許,很多人會用行銷學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這是因為人家有品牌知名度」,「因為......」
我想,有時候人們太相信電視廣告所告訴他們的「事」,而忽略自己所熟知的「事實」。
李大哥曾經這樣的說:「都市人很富有,但是窮的只剩下錢。每天忙著去賺錢,錢是真的,買到的東西卻是假的。奶茶不是用牛奶做出來的,蜜茶可能跟蜜蜂沒關係,........」
我心想,我是住在繁華的大都市,我是否窮的只剩下錢,只會用別人的腦袋來想事情。明明是在地生產,只用貨真價值的果肉不加任何添加劑的東西,卻認為國外進口比較好。走在台東都蘭糖廠,看到有家店鋪外頭立了一個春一枝冰棒的立牌,忍不住走進去買了一枝在地生產的鮮果冰棒,「花落春猶在,冰封善果的春一枝」。
現在春一枝的鮮果冰棒,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嚐的到,包括:新北市八里的蛙咖啡、華山文創園區、鶯歌陶瓷博物館,都可以嚐的到李大哥用心製作的鮮果冰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