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柱島

馬祖東引鄉,原本有兩座島:東引島及西引島,而在兩座島了中間還有座礁石所構成的小島,稱作中柱島。國軍利用建造中柱港的爆破碎石,填建了介石橋長堤,將東、西引連接起來,交通方便之後,西引的清水澳及東澳就此沒落。

 

IMG_1329-  

 

沿著西引的中清路,迂迴下向走,在最後一個轉彎處會看到山壁上刻著「人定勝天 事在人為」,下方用水泥作成的.....寫著「西引島」。我想,「人定勝天」這四個字,應該能充分反映當年駐守馬祖的國軍,構築防禦工事,在臨海的礁石上建碉堡,在花崗岩的岩脈中開鑿坑道,.......

 

IMG_1330-  

IMG_1870-  

 

中柱島上有座涼亭,拾著階梯向上,涼亭中有尊銅像,一眼就可以辨識出是蔣經國先生,難怪呼涼亭命名為「感恩亭」。突然想起,中柱堤中鄰近東引島的這一側有座「介石橋」,這該不會又是馬屁文化的遺毒吧。

 

IMG_1338-  

IMG_1339-  

 

暫不論政治的紛紛擾擾,繞到感恩亭後方,朝向北側的這一面海,海浪波濤洶湧,站在涼亭裡也可以感受到大海的力量。

 

IMG_1342-  

IMG_1343-  

 

中流砥柱石

在感恩亭前方道路邊,有塊完整的大石頭,上頭寫著「中流砥柱」。聽說這塊大石,在當初建造中柱堤時,自海中挖出的一整塊大石,由側面看像是人的手掌般,放在中柱島前,有如如來佛祖的神掌般擋住海浪的侵蝕。佩佩也告訴我,有人也覺得整塊大石像座觀音像一般,站立在海邊守護著往來東引及西引的旅人。

 

IMG_1876-  

 

進入東引島後,距離中柱堤不遠處,有間關帝廟,這是捕捉整座中柱堤的最佳位置。曾經在東引中路老街用餐時,看到店家牆上掛了一幅中柱堤的照片,圖片中的中柱堤正好有些許的霧飄過來,相當有fu

 

IMG_1882-  

 

中柱島之前世今生

東引島與西引島原本並不相連,兩島的交通要靠船隻運輸,西引島冬季更常受制於海象不佳而成為孤島;1986年駐軍在東引島與西引島之間築成一座連堤,將東引與西引連接在一起,從此兩島的交通陸路相通,提升了西引島軍民的生活品質。

 

 IMG_1880-  

 

感恩亭,是當地軍民感念故總統經國對於中柱港及中柱堤兩項重大建設工程的支持,於1988年在中柱島上興建感恩亭以為紀念。

( 資料來源《馬祖旅遊 現在就走》,陳寶明 著,pp168)

 

IMG_1871-  

 

東引北海坑道

來到東引島,莫忘先去東引遊客中心拿些資料。

 

IMG_1348-  

IMG_1359-  

 

沿著道路旁的指標,可以抵達東引北海坑道。在馬祖共有三座北海坑道,分別是:東引的北海坑道,北竿的北海午沙坑道及南竿仁愛村的北海坑道,其中以南竿的北海坑道最狀觀。

 

我騎著機車前往東引北海坑道,在下坡處看到路旁大岩石上,用血紅的大字寫著「海龍」。記得《單車離島》的作者,曾經在這裡被兇猛的大狗追,而我今天騎著機車,還頑皮地在這塊大石頭左右兩側來回騎在兩遍,卻沒發先有任何狗吠聲,我想.....該不會連軍犬也「榮退」了吧!

 

IMG_1387-  

 

離開海龍碑,我放開油門,讓機車一路滑行到北海坑道前。我把機車停在....連集合場前,這邊應該以前還有駐軍留守,不過我觀望四周,沒見到有阿兵哥對我吹哨,我當然肆無忌憚把機車停在連集合場,更精確的說是在中山室門口。真是囂張!

 

「這景....我好像有看過,似乎是在TVBS食尚玩家的節目,那兩隻噗龍共好像有來過這裡取景。」我心想。

 

IMG_1365-    

IMG_1369-  

 

才想說,第一座北海坑道,這麼快就到手。不過,真的高興的太早,坑道前有道鐵柵欄擋住了我的去路,但是我沒看到有地方是收費亭,怎麼會有柵欄呢? 我還觀察到柵欄是焊死的,還不是上鎖而已,我最後是騎機車回東引遊客中心,問問狀況......

 

IMG_1374-  

 

「北海坑道目前因為坑道內部坍方,暫時封閉......。」這是我得到的答案。

 

看吧! 人定勝天挖出來的坑道,還是抵不過大自然的力量吧!

 

東引北海坑道之前世今生

東引北海坑道原名「潛龍坑道」,位於燕秀澳西側、東引苗圃下方,由反共救國軍不分晝夜輪班施工,除了炸藥爆破,其餘都靠人力一鑿一斧開挖而成。北海坑道本來貫穿岩體,從北海直通南橋頭,不料強烈颱風長驅直入,使得「鐵血號」交通船沉沒,於是軍方封閉南橋頭入口。(資料來源摘錄自《背上包 卡蹓去》)

 

1968年,馬防部司令官雷開瑄中將基於「攻防一體」之戰略指導與作戰任務需要,於南竿、北竿及東引各島嶼開鑿刻可供小艦艇靠泊使用之連海坑道,藉以確保「戰力藏於九地之下」,並將此專案定名為「北海專案」作戰工程。( 資料來源《馬祖旅遊 現在就走》,陳寶明 著,pp164)

 

 

燕秀潮音與一線天

在我來到馬祖的台馬輪上,看到《背上包 卡蹓去》資料,在介紹東引的開場白就提到這句話:馬祖盛傳有三頭,到了南竿要「登山頭」,去了北竿不能不看「芹壁牆頭」,而東引的「石頭」節裡發達,海蝕地形變化繽紛到了極點,其形怪狀,絕對吸睛。

 

在東引島上有兩處著名的海蝕景點:一是在燕秀澳一側的「燕秀潮音」;另一是在天王澳的「一線天」。這兩處景點,目前附近仍有駐軍,尤其是要前往燕秀潮音者,需要在入口的營區登記後,才能穿過營區前往。

 

IMG_1389-  

IMG_1396-  

IMG_1542-

 IMG_1551-  

  

 

東引酒廠

金門與馬祖,在海峽兩方緊張時期,都是屬於前線基地,很巧合的是,兩地也是盛產好酒的地方。只不過,馬祖酒的名氣一直沒金門高梁來的響亮;而在馬祖有兩座酒廠,一是在南竿島上,另一處就是東引,在東引酒廠所出的高粱酒就稱做東湧高梁

 

機車停在東引酒廠前,沒有停車場,樸實的酒廠外觀,要不是空氣中散發著酒氣,實在很難相信這座小小的酒廠就是東引酒廠。

 

IMG_1418-  

 

酒廠裡的展覽室當天沒有其他的觀光團,只有我一個人,工作人員還是很熱心地問我要不要品酒? 看到工作人員拿出高梁酒.....,我立刻打了退堂鼓。

 

我今天騎機車,還是別喝酒的好。」我說。

 

在東引酒廠展售中心,掛著這一句話「東湧陳高盛賽茅台」,多麼豪氣的話,不過今天我還是別嘗試的好。

 

IMG_1420-  

 

東引酒廠之前世今生

東引酒廠的前身是中興酒廠(今馬祖酒廠)東引分廠1961年由東引指揮部管理;1992年戰地政務解除,東引酒廠移交給連江縣政府,又歸馬祖酒廠管轄,更名為「馬祖酒廠東引分廠」;1999年改制,再改稱「馬祖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東引廠」。(資料來源摘錄自《背上包 卡蹓去》)

 

 

安東坑道

離開東引酒廠,中正路的終點就是東引島的中心點,有數條道路在此交會,而在交會處站了個「偉人」。爾後幾天,我分別到馬祖的其他島去,才發現每一座島嶼的數條道路交會處,都會這位仁兄站在高處,只是每一尊姿勢都不太一樣。不相信嗎?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IMG_1416-  

 

我為了彌補無法進入東引北海坑道的遺憾先前往安東坑道。經過忠義剽悍碑,「國軍真的很愛在石頭上刻字....,跟電影《摩登原始人》很像!」我心想。

 

IMG_1415-  

 

在進入安東坑道前,我發現停車場上停著一台中巴,從早上由西引島一路玩到東引安東坑道,還第一次遇上旅行團。

 

IMG_1428-  

 

進入坑道後,便看到直通地底坡度約有30度向下,長度約有100公尺,現在是往下走當然是輕鬆愉快,只是想到參觀完後,要回到地面上就是坡度約60度,幾乎是垂直向上100公尺。

 

IMG_1432-  

 

到了坑道底部,是一個四通八達的地底基地,為了避免我在坑道內迷失了方向,我先往右側的支道,到了盡頭再折返。坑道內,剛好是一個連可以住紮的基地,有軍官房、士兵大寢室、還有廁所、軍械彈藥庫、當然還有中山室,連接到海岸邊就是機槍口,或是大砲陣地,最後還留下一處—豬圈,幾乎生活所需在坑道裡都具備了,這實在太利害了!

 

IMG_1434-  

IMG_1449-  

IMG_1450-  

 

不知道那時的連隊,流不流行有吉祥物,我想如果我選「吉祥物」的話,我應該會挑「土撥鼠」吧!

 

阿榮的身世之謎

在坑道的大砲陣地,我終於遇上了那團旅行團,剛好導遊在解說安東坑道的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關「阿榮的身世之謎」。

 

「『阿榮』,就是各位身後那位阿兵哥,目前安東坑道內服役年資最久,僅存的駐軍.....」導遊指著眾人身後的一尊人像說,還有位阿姨站著位置離阿榮最近,還被導遊的話嚇到退後幾步。

 

IMG_1452-  

 

「這位阿榮,全身都是『真的』.........,除了『人』以外。」導遊繼續說著這位阿榮的故事。

「這是真的啦! 阿榮身上穿的衣服,手上拿的東西都是真的,只有人是假的。」導遊補充地說。

 

IMG_1454-  

IMG_1453-  

 

全場伯伯們已經笑到快躺在地上,只有阿姨們聽不懂。真的! 這只有當過兵的男生,才懂!

 

安東坑道之前世今生

安東坑道興建於1972年,是昔日駐軍弟兄以人力一鑿一鏟的戰場經營成果,這一條鑿穿「二重山」的巨大戰備坑道,工程浩大,堪稱「鬼斧神功」;坑道開鑿是以30度下斜坡挖向臨海洞口,是全國最獨特的坑道,坑道左側路面可行駛軍用大卡車,右側則有426個階梯,遊客進出坑道對於體力是一個考驗。( 資料來源《馬祖旅遊 現在就走》,陳寶明 著,pp161)

 

IMG_1475-  

 

 

arrow
arrow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