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城民防坑道

到金城鎮來,除了逛後浦老街外,還有個地方一定要去走走,這地方就在金城公車總站,也是我第一天跟金門機場借了一天的單車,其餘幾天都是靠在金城公車總站裡的金城遊客中心所借的金門縣公共腳踏車來做為我的代步工具。

 

IMG_6732-  

 

金門公共腳踏車,與台北的Ubike很像,外表都是黃色的,所以我還是叫它為「小黃」。只是小黃沒得充電,晚上騎乘時,我頭頂上還自行帶上頭燈,開成閃光模式,另外小黃很久沒沒上油,幾天騎起來總是很不順,但是比Ubike多變速裝置,只是變速一樣不順。

 

IMG_7208-  

 

在金城公車總站的二樓,是金城民防坑道的入口。出發前讀到這段資料,我也覺得很奇怪,民防坑道,不是在地底,入口怎麼會在公車總站的二樓,發揮柯南的精神,一定要來看看。

 

IMG_6734-  

 

金城民防坑道,目前是不收費的,但是每次進入坑道必須要有5人以上,才會開放一般民眾進入,我花點工夫,才順利進入坑道。

 

IMG_6735-  

IMG_6757-   

 

金城民防坑道主要基於823砲戰後,「保存戰力於地下,發揚火力於地上」而建構,目前開放的坑道,全長1285公尺,連結金門縣政府、國民黨金門縣黨部、土地銀行、郵局等地。有趣的事,導覽人員說,「這條坑道完工後,從來沒真正發揮當初的目的,反到是現在開放觀光,才是最後的目的」。

 

 IMG_6758-  

 

現在由金門縣政府管理的金城民防坑道,僅開放主坑道,其餘通往土地銀行、郵局等機關的支線都封閉,免得上演《玩命追緝:貝克街大劫案》的劇情。不過導覽人員會在國民黨金門縣黨部下方停留,讓參觀的旅客了解戰時黨部主任還是要工作,最後民防坑道還有一段黑暗體驗段,讓參觀旅客體會坑道原本是沒有照明的,早期在坑道躲空襲,都要摸黑行動。

 

IMG_6759-  

IMG_6761-  

IMG_6762-  

 

金城民防坑道的出口,是在金門高中附近,導覽人員事前就有提醒我,「等等要自己回到市區,等等不會再走民防坑到回來。」多半旅行團來參觀坑道,會請司機將遊覽車開到出口,而我沒有遊覽車,回程就「走」回去囉!

 

IMG_6767-  

 

水頭聚落

由賢聚大榕樹下的小7,往左手邊走,會通往「水頭碼頭」;而往右手邊走,會進入金城鎮市區。

 

第一天下午,我在小7用過簡單的午餐後,是選擇往金城鎮市區走;而在金門的第二天下午,我走訪完翟山坑道及珠山聚落後,接近下午六點鐘,我才抵達「水頭聚落」。

 

騎著單車遊走在古厝間,這已經是我在金門二天所造訪的第三個古聚落,原本沒抱著甚麼想法,覺得古聚落就是一群舊舊的老房子罷了,直到單車走到金水國民小學前,我終於停下車,好好地看著這建築。

 

IMG_7314-  

IMG_7319-  

 

外表雖然斑駁,但還是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這建築當年是如此華麗。我沿著金水國小往後頭走,我更發現金門古聚落的地標--得月樓」。在很多的照片上常看到這座建築物,但我認為會在瓊林古聚落才會找到它,沒想到得月樓是在水頭聚落,時間已經是傍晚六點鐘,我站在得月樓前,讚嘆這建築的美,還想著還好今天我有來,否則錯過了得月樓豈不是白來金門了。

 

IMG_7320-  

 

水頭聚落之前世今生

水頭村係金門國家公園範圍內七個重要傳統聚落之一,該村因為臨近廈門的地緣之故,在清末五口通商後,到民國30年代間,因地利之便往南洋的移民越來越多;出外經商致富的僑民,紛紛僑匯回鄉蓋「番仔樓」,受此風潮影響,形成水頭村傳統閩南式建築與洋樓中西合璧的特殊地域風格,是一個美麗且富魅力的聚落。(資料來源: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IMG_7338-

 IMG_7332-  

 

得月樓

始建得月樓的人是水頭聚落的黃氏家族長房五樹派下19世的黃輝煌,他於民國初年渡海到印尼從事百貨批發,致富後委由福建南安匠師陳南安承建得月樓。由於得月樓高11.26公尺,牆厚40公分,內部為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共五層空間;地上四層是以杉木撐住主體結構,再舖上紅磚,內部有一座堅實的樓梯可以通往各樓層,落成後,是當時水頭聚落最高的建築,並以高樓能「近水樓台先得月」之意境,命名為「得月樓」。

 

IMG_7321-  

  

得月樓肇建時,正是地方治安敗壞,常見內地強盜登陸劫掠的時代,所以原本是住宅的得月樓,在建物主體加了許多防禦工事,主要在第三、四樓,四面都有架槍瞄準用的圓形槍眼,在內部可以靈活的轉動,減少射擊上的死角,用以防止海盜入侵。屋頂的女兒牆設有垛口,可以提供火槍防禦使用,四面的外壁上都有鐵鑄的槍架;此外,得月樓還有一條逃生密道,通往旁邊的一樓番仔厝,再從番仔厝通往更遠的2層大洋樓,可緊急逃生。

雖然得月樓曾在民國九十年獲選為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但建築本體與牆垣已傾塌,但礙於得月樓是私人產業,金門縣政府無法整修,直到民國九十四年與印尼黃家溝通協調,金管處才從民國九十六年四月起開始整修,直到民國九十七年一月完工對外開放,重現風華的得月樓。

(資料摘錄自 《金門觀光旅遊網》)

 

金水小學

1932年金水國小落成,位在現今金門縣西南方靠海之前水頭村中界之地;學校成立後,交由聚落中有名望的鄉紳組織董事會進行管理,同時在印尼麻里巴板(Balikpapan)設置校產店20間,收租金做為校務使用,漸漸讓金水小學成為金門地區規模最大,形制最完善的小學。

從金水小學的建築平面來看,格局配置採「回」字型,正面有外廊,中間獨立的一幢建築物當禮堂使用,兩側房間是學生教室,後方房間則是教師辦公室和宿舍。正面建築是腳基式的洋樓,兩邊的小山牆,牆體為磚石結構,而紅圓型磚柱更是台閩地區少見;正門與側門的亭廊、山牆泥塑裝飾採南洋風格形式表現,正面山頭上有天使、盾牌、飛鷹、花草等精美泥塑雕刻,裝飾華麗,頗有巴洛克建築藝術的概念,也被稱為「番仔厝」學校。

民國廿六年日本佔領金門,金水小學被強徵作軍事醫院,即中斷辦學;民國三十八年,胡璉將軍「借用」金水小學另辦「怒潮士官學校」,直到民國四十七年才又恢復教育講學。只是水頭聚落人口逐漸外移,不得不在民國七十五年廢校,校舍在民國八十八年經金門國家公園整修後,於民國九十二年公告為金門縣歷史建築。

(資料摘錄自 《金門觀光旅遊網》)

 

福建省政府

在金門的最後一天,因為預計搭乘下午的飛機回到台北,只安排一路回到金城鎮的行程,免得在最後一天還要趕行程,但是在金門的地圖上有個地方讓我覺得很好奇,就是「福建省政府」。

 

我告別了住了四個晚上的民宿主人,背上背包,騎上單車往金城鎮市區騎去,這條路我已經騎了好幾次了,不過相信這一趟是我最後一次,下回再來到金門,不知是何時也未必又住在后湖。

 

IMG_8506-  

 

由環島西路接上民族路,在金城國中取到左手邊,福建省政府的牌樓赫然在目。穿過牌樓底下,右手邊是一處大廣場,而福建省政府的辦公處所就於大廣場的後面,「好氣派的省政府啊!」只是眼光掃到大廣場的一角,只停了幾部機車,看來會來這裡洽公的民眾似乎不是很踴躍,其實我好奇的是在福建省辦公的官員,應該是每天忙著打蒼蠅吧!

 

 IMG_8509-  

 IMG_8511-  

 

回到台灣後,忙著把尋找島嶼情人系列文章寫下來,正好看到新聞正在猛批台灣省政府的編制與預算,但是台灣納稅人是否還記得金門跟馬祖是隸屬於福建省,當年台灣省凍省是不包括福建省政府的,不過有趣的是,福建省政府下屬單位只有金門縣與馬祖四鄉,豈不是更應該凍省或先併入台灣省,無論如何,時至今日兩岸民眾早就可自由進出金門與馬祖,我真不知道對岸民眾來到金門,會不會想來看看另外一座不在福州市的福建省政府。

arrow
arrow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