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1
松本城(Matsumoto Castle)
同間臥室的那對金髮碧眼的情侶,天還沒亮就起床盥洗,我雖然被聲音給吵醒,窩在被窩裡不想睜開雙眼,畢竟今天是連著兩天趕第一班巴士後,唯一不急的一天。
等到天亮,我才翻出被窩,情侶早已不見蹤影。我早上想先去松本城看看,再回來拿行李去搭車,然而松本城是早上08:30AM才開城。我也只能在外苦苦守候,彷彿回到古代,鄉下人要進城辦事,在城外等候守城士兵開城的感覺。
時間一到,城門打開,並撥放著音樂,我走過護城河買了門票,還真的有位日本武士手持長槍站在入口處,超有型的!
藍天白雲襯托下的松本城,更顯得氣宇非凡。
上回到京都沒能去參觀二条城,這回趁著來到松本市,一定要進松本城看看,因為這座古城與姬路城、犬山城、彥根城、松江城同為受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的古城。
我是今天頭幾個進入松本城的遊客,原本覺得就只是參觀古蹟需要趕著一大早第一批遊客進場嗎? 當我開始走松本城內部樓梯時,發現這樓梯實在有別於一般,爬升的角度及階梯的跨距好幾次都讓我差點跌倒,在館方設立的解說牌也有提到這一點,松本城的樓梯角度落於55度~ 61度,尤其是在第4層及第5層最陡。我想著,當年松本城內應該有著不少守城武士,武士身穿盔甲、帶著長刀,如何在狹窄、陡峭不符合人體工學的樓梯間快速上下樓,想必日本忍術訓練有素有關。
參觀松本城,除了建築本體外,裡頭也陳列不少日本古時火炮系統;
另外,由松本城的窗戶往外看,市區周邊盡收眼底。
下樓時,一批戶外教學的小學生,蹦蹦跳跳地爬上松本城,這時慶幸自己已經參觀完準備離開。
松本城之前世今生
在日本戰國時代的1504年(永正元年),信濃國中部統治者小笠原氏旗下的島立貞永在松本城現址上構築深志城。後來甲斐的武田氏攻入,小笠原一族沒落,深志城被納入武田氏的領地。1582年(天正十年)武田氏滅亡,小笠原貞慶投入德川家康麾下,重新領有此城並進行大整修,興建了本丸、二之丸和三之丸等城郭,並改名為松本城。
1590年(天正十八年),豐臣秀吉為了削減德川家康的勢力,將德川家移封到關東,小笠原氏也跟著移封到下總古河。松本一地則改封給由德川家出奔到豐臣家的石川數正。石川數正、康長父子以松本城為松本藩的居城,興建天守(最初的乾小天守)、城郭和城下町,確立了松本城的規模。
松本藩自石川家後歷經六度改易,依次由小笠原家、戶田松平家、越前松平家、堀田家、水野家和戶田松平家入主,皆以松本城為居城。
1727年(享保十二年)本丸御殿失火燒毀,並未重建,此後以二之丸作為藩政中心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查詢日期:2017/09/22)
信濃大町(Shinano-Omachi)
走訪過松本城後,今天的重頭戲是要上到海拔2450M的立山室堂。回到民宿趕緊提著手提袋出門,趕JR大糸線(JR Oito Line)列車北上信濃大町。
經過1小時的車程,我在信濃大町駅下車。不需要太擔心出了車站後,找不到搭往黑部立山的巴士,因為在車站內就可以聽到字正腔圓的北京腔廣播,「前往黑部立山的旅客,請往前走,出了車站的左手邊,就可以找到巴士站。」沒想到這麼容易。
巴士站旁有個售票亭,我拿出了幾天前買的阿爾卑斯套票用英文向售票亭內的阿姨,詢問搭車往扇澤是否需要換票。沒想到阿姨用流利的英文向我解釋,不需要換票。幾分鐘後巴士就會到,可以向司機直接出示套票,就可以上車。
原本巴士站排隊的隊伍只有小貓幾隻,我問完換票訊息後,放心地走向車站附近的商店。只不過離開數分鐘光景,再回到巴士站前,排隊人龍出現,我趕緊加入人龍,不想因為巴士座位不夠而需要等待下一班。
11:10AM,我順利搭上巴士,正式踏上日本阿爾卑斯之路。沒能有機會拜訪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而從現在起,我有機會先走訪日本的立山黑部阿爾卑斯之路(Tateyama Kurobe Alpine Route),「立山黑部我來了!」
扇澤(Ogizawa),海拔1,433M
經過40分鐘的車程,巴士抵達海拔1,433M的扇澤駅。
遊客下了車,直接前往售票亭購買下一個無軌電車的車票;而我優閒地在車站外拍照,海拔1433M的確氣溫比在山下的信濃大町涼爽多了。我等到人潮稍減時,拿著套票前往售票口再次詢問是否需要換票。得到的答案又跟山下時一樣,「不需要換票,直接上車。」
往黑部水庫的隧道無軌電車(Kanden Tunnel Trolley Bus)是要上到扇澤駅的2樓搭車。在電車裡,會有車廂內廣播提醒遊客車廂外的狀況,不過全程用日文廣播,大概只能看著車廂內其他遊客的反應,大概猜想廣播的內容。不過,有一段應該是提醒遊客,巴士正由長野縣進入富山縣,因為我看著窗外寫著富山縣的牌子,悄悄地從我眼前滑過,我的旅程正式進入第4個行政區了。
黑部水庫(Kurobe Dam),海拔1,455M
無軌電車16分鐘後會抵達黑部水庫。
很好奇到底無軌電車到底哪裡像是電車,明明剛剛在扇澤上車時,外觀跟巴士沒兩樣。我下了車後,不急著往水庫方向走,反而往後朝著電車後面走,才發現無軌電車是因為地上沒有鐵軌而車頂上多了兩根鬚鬚的公車,公車的動力來源全來自於車頂上的電纜線,日本的國家公園內的環境保護果然做到滴水不漏。
在抵達黑部水庫前,車廂裡曾撥放一段短片,提醒遊客在黑部水庫會有兩條路線可供選擇:一是左轉會有60個階梯要走,另一是右轉有220個階梯走,然而當我身上還背著重裝抵達人生的十字路口,卻發現我前面早就沒有其他遊客,我最後選擇右轉走220個階梯上展望台。
在樓梯的轉角,看到黑部立山特有的飲水台,台灣看不到的環保自然的飲水機,雖然我身上帶著約1公升的飲水,還是停下來喝了第一口黑部立山的水,「透心涼!」。
揹著自己的行囊爬上220個階梯,有點小喘,馬拉松跑者放了5個月的暑假,果然體力退化不少,先喘口氣,再走出展望台。
壯麗的山容在我面前展開,管不得一切,先拋下行李袋,拿著相機狂拍,口中念著「這實在太美了! 實在太美了!........」這一刻起,我知道這趟的旅行真的是來對地方了,什麼都值得了。
我由展望台沿著樓梯往下走,我終於明白:如果我剛下電車選擇左轉走60階,就只會接到水庫的大壩,若要到展望台俯瞰整個水庫全貌,勢必要沿著水庫外牆階梯爬上展望台,那恐怕不只220階。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你會怎麼選? 60階還是220階? 「數字會說話.....」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有時我們只顧著講數字,而忘了怎麼生活,不是嗎!
黑部湖(Kurobeko),海拔1,455M
在跨過水庫大壩前,黑部水庫提供了一個區域,以照片介紹了當年興建黑部水庫的過往。「黑部物語 人 使命 熱情」,簡單地幾個字清楚地說明當時施工單位的決心。
在黑部水庫的正中央,水庫洩洪處因為水珠折射光線,出現了兩道彩虹。
走進水庫大壩另一頭鐵門,我將前往阿爾卑斯之路下一站:黑部平。在這裡,我需要先在售票口憑著「JR阿爾卑斯之路套票」換「黑部湖—立山駅的乘車整理券」。
黑部湖到黑部平之間,是登山纜車(Kurobe Cable Car)。
黑部平(Kurobedaira),海拔1,828M
登山纜車,全程都在隧道中爬升,別以為可以看到什麼風景,乖乖地坐在自己位子上5分鐘過後就到了黑部平。
走出黑部平駅,外頭的風景更令人動容。
黑部平的下一站是大觀峰,纜車線的盡頭就是大觀峰,也就是說我面對的那座雄偉壯麗的大山就是立山。
黑部平在入山指南中,提到有多種高山植物種植區域,的確多半是我在台灣從未看過的花卉,不過我看不懂日文,回到台灣也無法上網查詢究竟是何種植物。
大觀峰(Daikanbo),海拔2,316M
前往大觀峰,換搭立山架空索道(Ropeway),7mins爬升500M。 冷風灌進車廂來,我直打囉嗦,海拔已經超過2000M,氣溫愈來愈低。
纜車一到站,我並沒有往出口處走,反倒在月台旁拼命拍照,直到最後第2名遊客走出了出口處,我才驚覺所有人都離開月台,只剩下我一人。而服務人員很有耐心地,示意我要離開月台,我覺得超不好意思的。
大觀峰車站本體的天台,就是一座觀景台,其實我根本不用在月台上拍照,觀景台上的視野更是無阻礙,所有乘客都跑上來死命地拍照。大觀峰,就如同字面上的意思,是看四周群峰最好的位置,山下的碧綠色的黑部湖,在這個位置看起來像是一抹綠。
室堂(Murodo),海拔2,450M
前往室堂,要搭乘頭上長的兩根鬚鬚的巴士,隧道內氣溫還有18度。
室堂是我今天的最後一站,人還待在室內,就感受到溫度超冷的。趕緊在車站內的休息室把防風雨衣穿上,走出外頭伸手不見五指,實在有點傻眼,現在才下午3點,搞得像聶小倩要出場的感覺。
玉殿湧泉(Tateyama Tamadono Springwater)
在室堂車站前,有個免錢的礦泉水,一定要試試看。在日本的瓶裝礦泉水,是比含糖飲料還貴,在富山地區有個品牌的礦泉水就是用這裡的水;另外,還記得第一天到日本時,住在金澤民宿裡,莉莎子曾經拿了立山的水做的清酒招待我,沒想到今天我終於到了這裡。
雖然說大霧瀰漫整個室堂四周,不過我看到不少山友,拖著沉重的步伐來到玉殿湧泉裝水,看起來應該是走了一整天的山路,準備回家前,在此地裝滿飲用水再搭車下山。
立山室堂山莊(Tateyama Murodo Sanso)
我在大霧中沿著木製指標尋找立山室堂山莊,因為大霧的關係,我無法判斷到底我走過那些地區,我很清楚地知道水泥鋪成的步道,高高低低很不好走,好幾次差點跌倒。
好不容易,在整片白茫茫中找到一幢木造的山屋。
我先到櫃台前辦理check-in,服務人員很熱心用英文跟我介紹山莊的規定及很重要的用餐時間,還有詢問我明天的行程,不過我更擔心的是戶外的天氣狀況。
「請問這幾天外頭的天氣都這麼差嗎?」 我問。
「今天天氣還好。明天的話,會更晴朗。」服務人員先看了外頭後說。
「真的嗎? 明天會是大晴天! 」我開心地重複了服務人員的話。
我把行李搬到寢室,稍作休息後,我發現原本白濛濛的窗外,漸漸地看的到外頭的一景一物,我趕緊穿上風雨衣,幫脖子戴上魔術頭巾,去外頭看看。
我所住的室堂山莊,是後來新增建的,而原本的室堂山莊還在,但已經成為歷史建築,這是全日本最古老的避難山屋,興建於2百年前,解說牌上還有當年的黑白照片,注意到了嗎?當時山友穿的衣著跟現在實在差很多。
玉殿岩屋(Tamadono Iwaya)
在室堂山莊後頭有座岩屋,聽說是從一千年前,作為山岳信仰時代的修行者住宿的洞穴。或許,我會在此遇到武功高強的修行者,那我明天就可以飛上雄山。
前往岩屋的道路,雖是一路下坡但是路上不少大塊岩石,事實上不怎麼好走,另外岩屋是位於山壁中,霧氣還沒完全消散,也讓這短短路程增添了不少刺激感。
回到舊的室堂山莊旁,我看到國家公園保育員正在熟悉室堂這地區的植物,看著保育員一會蹲著一會站著,絲毫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日本人認真學習的態度表露無遺。
立山,不愧為信仰之山,至今還可以看到平台上有不少座當時留下來古佛像。
御庫里池(Mikuriga-ike Pond)
對於喜愛爬山的人而言,在台灣有幾座高山湖泊都享譽盛名,如在中央山脈的七彩湖、台東嘉明湖,都有著迷人的魅力,讓登山界的前輩留下這麼美的名字。而在室堂散策地圖裡,室堂也有三座湖泊。
.
距離室堂山莊不遠處,御庫里池是三座湖泊中最大的一個,名字念起來稀奇古怪的,不知道是否外星人也來過有關。
趁著霧氣消散,天色還沒暗,趕緊多拍幾張照片,隔著御庫里池對面就是御庫里池溫泉山莊,也是提供住宿、餐飲的山屋。
室堂平(Murodoaira)
沿著步道走回剛抵達室堂的巴士站,此刻景觀與幾個小時前大相徑庭,草原上一顆顆的石頭,遠遠地看像是一頭頭小羊低頭吃草。
晚上我把今天幾張照片PO上Facebook,朋友立刻留言「這照片好像是霍爾的移動城堡中,霍爾第一次遇到蘇菲的場景」,說真的! 我拍照時並沒注意到這一點,經友人的提醒,還真的很像,不知宮崎駿是否也來過立山,而創作《霍爾的移動城堡》時就把這景象隨手畫下來了。
多數來到阿爾卑斯之路的遊客都是選擇一日行程,由富山電鐵到扇澤,而我選擇由扇澤出發,預計在室堂待上兩個晚上,今天是我第一個晚上,看著這麼美的風景,我知道我的決定沒錯,晚上在室堂山莊還有美食及溫泉等在我。
室堂食堂
晚上六點準時開飯,在日本用餐要入境隨俗,乖乖在食堂門口排隊等待服務人員帶位入場,然而不少人就座後又連忙跑了出來,我一開始還不了解發生甚麼事了,後來看到跑出來的人都不約而同跑到食堂旁的自動販賣機前,買啤酒! 用餐時,我發現幾乎每桌一定都有一罐啤酒不管男女生都一樣,而且都一定要500ml才過癮。
用餐時,我對面座了一位長者,長者一開始親切地用日文向我問候,發現我沒啥反應只簡單用半日文半英文回答「很抱歉,我不是日本人。」
「你是從哪裡來的? 」長者用英文問我。
「我來自台灣。」我回答。
「你一個人來日本嗎?」 長者繼續問。
「是的! 不過這是我第5次來日本了,一個人日本自助旅行是第4次。」我說。
接下去長者好奇問了我五次來日本去過哪些地方,以及這趟旅行去過的地方及即將要去的地方。
「我從金澤出發,到了白川鄉,又到了上高地......。」因為不少地方忘了英文發音怎麼念,乾脆把行程表給了長者看。
長者翻了我整份的行程表,發現我每天詳細計畫如何搭車到目的地,在目的地去哪些地方,最後晚上住哪裡都列出來。
「你這行程表是你自己寫的嗎?」 長者問。
「是啊! 我是背包客旅行,就是要自己計畫,自己一個人去旅行。」我說。
長者拿著我的行程表給了隔壁用餐者看,兩人相互用日文交談了一會兒。
「說真的,你的行程連我們日本人都很難做得到。」長者說。
「還有你知道嗎,我是在金澤出生的,後來搬去東京,這一次來黑部立山是我第一次一個人出來旅行。」長者說。
「因為我知道我不會講日文也看不懂日文,所以我在出發前就上網把我要去的地方查好漢字及英文拼音,我只要拿著漢字跟別人看,大概對方就會知道我要去的地方。」我說。
長者很佩服地豎起大拇指。此時,我面對西方太陽正緩緩地消失在地平線,我跟長者打了招呼,立刻拿著相機衝出食堂。沒想到這一天,我可以在海拔2450M伴著夕陽吃著日本料裡,這也是兩個晚上唯一看到夕陽的一天。
回到座位,長者跟我繼續聊,長者提到下周正好他要來台北旅遊,另外他也提到他太太的妹妹曾在台南的小學教書,這趟旅程實在太有趣了。
立山室堂山莊(Tateyama Murodo Sanso)
晚上用完餐後,我回到寢室,這一晚我還有兩位室友,一位是在京都上班的上班族,另一位是在京都念大學的學生騎了3天的腳踏車才到立山。上班族的英文還不錯,多半時候都是我跟他交談,他在翻成日文給大學生知道。明天我三個人有著同樣的行程,就是「立山連峰縱走」。
入睡前,我去男湯泡了溫泉,整個人通體舒暢。其實今天抵達室堂時,後腦杓隱隱作痛,我明白這是輕微高山症的症狀。這一晚,泡完溫泉就入睡了,期望明天如同室堂山莊服務人員所言,是個好天氣,我的高山症也能舒緩。
我在最接近星星的地方睡著了,壓根就把看銀河這檔事給忘了一乾二淨,那就推給高山症發作,連記憶力也衰退好了。
這一天,我由長野縣松本市回到了旅程第一天的富山縣立山室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