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4
09:10AM電鐵富山(Dentetsu Toyama Sta.)
雖然今天我在07:30AM就離開民宿,在08:20AM就抵達電鐵富山駅,但是我今天要前往宇奈月溫泉駅在09:10AM才有車,我只好買完車票後,先到富山駅外頭閒逛。
為了避免明天的行程因為沒留意到列車時刻間隔,我先把明天要前往高岡的班次用相機拍下來,這樣明天算準時間再出門。
搭上09:10AM富山電鐵的列車,昨天由立山駅到富山駅也是富山電鐵經營的,感覺比起JR來車廂稍稍舊了點,由富山到宇奈月溫泉區行車時間有2小時,超久的。在車上總得找點事情做,譬如......說:
幫座位換方向,因為火車在上市駅(Kamiichi),火車會掉頭換邊走,你會看到列車駕駛員走到月台上由車頭跑到車尾,換邊開車,這會兒車尾變車頭,原本坐位朝向車頭前進方向,變成背對前進方向,那就要幫座位換方向;
當然,幫座位換了方向,宇奈月也沒這麼快到,那跟JR電車尬車好了,當火車過了魚津駅後,就會看到JR的軌道與電鐵富山軌道是平行而行,說是那是快,一列有如保時捷跑車般的火車由我們後方疾駛過來,剛會意過來,準備拿起相機準備取景時,JR列車已經飛快地追過富山電鐵列車,最後只看到JR列車的車尾燈揚長而去;此時富山電鐵不急不緩按照自己的速度,依舊每站都停,此刻......很想說......早知道應該搭JR的。
不過,未必比較快到宇奈月溫泉區,因為搭JR還要到JR黑部宇奈月溫泉駅換乘富山電鐵到宇奈月溫泉駅,換言之,有可能又搭上這一班富山電鐵......
還有,我可以觀察一下,日本無人管理的車站,如何運作的? 有些小小站,車站本體超有fu的;
有的車站還有很可愛的吉祥物,在回程時,我才知道這一站是許多中學生的通勤車站。
最後我找到還可以做的事,就是數著距離宇奈月溫泉駅還有幾站,好不容易終於到了。
11:03AM宇奈月(Unazuki Onsen)
宇奈月溫泉駅,並不是我今天行程的終點站,而是起點。因為我今天要搭乘黑部峽谷鐵道,起點就是宇奈月,這兩個車站是不同一個,但是兩者相距50M。走出電鐵宇奈月溫泉駅,就可以看到「黑部峽谷鐵道」幾個大字。
在宇奈月駅售票口旁,可以看到咱們家「阿里山森林鐵道」的旅遊手冊,我在2015年12月也搭過阿里山森林鐵道,沒想到時間過了1年半才有機會來到黑部峽谷,記得那時在阿里山小火車上,工作人員強調在台灣搭過阿里山小火車一年內可以憑票到黑部峽谷免費搭乘 黑部峽谷鐵道,現在不僅時間超過了,另外我的阿里山小火車的車票也不知道放到哪裡去了。
再者,當在售票口買黑部峽谷鐵道車票時,就知道咱們家的森林鐵道有多便宜,還記得我在2015年12月搭乘由嘉義站到奮起湖站來回票是台幣408元(單程約2小時20分),在黑部峽谷鐵道由宇奈月到櫸平來回票是JPY3,420(單程約1小時20分),約合台幣958元,兩倍還多......(我的心在淌血.....) (詳慢遊,這一站 7.阿里山森林鐵路本線)
買票時,服務人員還問我要不要特別車廂,這一點在客車指南有提到,如果是逍遙車廂要加JPY530,特別車廂要加JPY370,我當然只選普通車廂。
買完票進站,就會看到黑部峽谷小火車頭,額頭掛著與阿里山森林鐵路合作的logo,外型比起阿里山小火車個頭小了點。
不過我買的普通車廂就超酷的,這跟我在京都嵐山搭乘嵯峨小火車是一樣的,四周簍空的車廂靠的是大自然空調,難怪車票普通車廂就比其他車廂要便宜。另外,等等拍火車轉彎時,頭手就可以自然伸出車外拍照。
遊客坐定後,扣上車廂邊的鐵鍊,小火車就要出發了。
首先印入眼簾的是「新山彥橋」,這是小火車自宇奈月出發後,第一座紅色的鐵橋。
再來就是「宇奈月水壩」,紅色的拱橋輝映在碧綠色的湖水上頭。
小火車經過新柳河原發電廠會放慢速度甚至停下來讓遊客拍照,不過座位不佳的遊客很可能拍不到這座有如歐洲城堡的水力發電廠。
黑部鐵道的小火車會經過許多的隧道,隧道內部冷氣機從沒停止運轉過,原本就已經考量今天會進入山區,已經穿了件長袖排汗衫,還是抵不過自然涼冷氣機的冷度,小火車出發沒多久已經有遊客穿起厚外套,我也受不了穿上防風雨衣禦寒。
黑雉(Kuronag)
黑雉,是小火車停靠的第一站。我原本想要下車走走,一腳跨下了月台,又覺得這一站似乎沒有太多景點可看,又把腳縮回來,站務員連忙衝過來,念了好幾句,雖然我一句也聽不懂,不過從站務員的口氣,我已經得到警告,連忙用「對不起! 對不起!」(日文)。
小火車出站後,經過「後拽橋」,在車廂裡就可同時看到左右兩邊車頭與車尾,相當有趣的畫面。
小火車的班次很密集,常要進站錯車,常有機會跟對向列車的遊客打招呼。
鐘釣(Kanetsuri)
鐘釣,是小火車停靠的第二站,這一站有個如阿里山森林鐵道樟腦寮車站,進站後先後退再前進,折返式前進(Switchback)進站。
櫸平(Keyakidaira)
小火車的終點站是櫸平。
很多人一到站,立刻衝到食堂前排隊點餐,而我想去尋幽探秘一番。由櫸平到祖母谷溫泉有條長3KM的步道,單程約50分鐘路程。
祖母谷溫泉
由櫸平駅往下俯瞰,一座鮮紅色的奧鍾橋跨坐在溪谷上頭,那就是我要走的步道起點。
跨過奧鍾橋,張開大口般的岩壁形狀就是人食岩。在花蓮的砂卡擋步道也有類似的地形。
大約20分鐘後就會抵達名劍溫泉,不知這裡是要出產哪一支名劍,是滅絕師太的倚天劍還是李慕白的青冥劍。
再過20分鐘就會到達終點,祖母谷溫泉。跨過如花岡鐵橋造型的橋樑,在溪邊的木造小屋就是祖母谷溫泉小屋,只是我沒發現這裡溫泉是野溪溫泉,我還拿著相機隨便亂拍,直到我發現有人在裸身泡在浴池裡,才驚覺.......闖禍了!
在橋上我發現了祖母谷溫泉似乎是攀登日本百岳—白馬岳的登山口,在Day 6.立山連峰縱走時,我所遇到的日本夫婦,太太曾經說過,「日本有一座百岳,叫做white horse, very famous」。我想是不是指的就是這座。
我搭乘02:58PM小火車返回宇奈月,黑部峽谷鐵道沿途種植不少楓樹,相信秋天時節,搭乘小火車會有另一種體驗。
宇奈月足湯
由富山市到宇奈月溫泉區,來回就要花上4小時車程,怎可不泡泡足湯就回富山市。
在黑部峽谷鐵道與電鐵宇奈月駅中間,有處免費的足湯,供遊客使用。我邊泡湯邊看著松浦彌太郎的《給40歲的嶄新開始》,旁邊還有兩位櫻花妹作陪,本日最棒的享受。
回顧阿里山森林鐵道
在搭乘富山電鐵返回富山市途中,我想起我們的阿里山森林鐵道。阿里山森林鐵道由平地爬升到海拔1405M的奮起湖(現今已通車至十字路站,海拔1534M),同時欣賞沿途熱、暖、溫三帶的林相變化,如果是在初冬時節來到阿里山,還有機會欣賞到雲海景觀,小火車穿梭在雲霧森林裡。另外,阿里山森林鐵道的建築工法,具備了S型路線與一百八十度大彎、之字形鐵道、螺旋登山鐵道、特殊形式蒸汽火車(直立式汽缸)等四種,尤其是以樟腦寮車站到獨立山車站間的螺旋登山鐵道最具特色。最後,阿里山森林鐵道在2016年5月1日調整過票價,由嘉義站到奮起湖車站票價變為台幣384元(若是中興號票價為345元)遠比黑部峽谷鐵道便宜,身為台灣人一定要去搭一次阿里山森林鐵道,感受一下世界級登山鐵路。
今天我由富山來到宇奈月,當天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