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5
今天是預計停留在谷關的最後一天,原本這次目標要把谷關七雄的前五雄都走過一遍,那最後一天就應該是老三—屋我尾山。但是昨天在八仙山遇到一位山友,他告訴我由麗陽登山口攀登屋我尾山,他上回的經驗路況不佳,加上這幾天颱風剛過,倒木、路基都需要清理,不建議我近期由麗陽登山口攀登屋我尾山。當然屋我尾山另外還有一處由大雪山林道31.2K進入,不過挑戰性就低了很多。
因此,我選擇了谷關七雄中的老六--白毛,不論距離或爬升高度都算輕鬆的行程。
07:57AM 馬鞍壩
要前往白毛山登山口,要由台8線馬鞍壩跨越大甲溪。我選擇把車子停在馬鞍壩附近,因為前方產業道路可供車子迴轉空間不大。這個決定也讓我多踢了1.3K+2.3K的馬路。
08:15AM沉砂池
在產業道路1K處,有個台電沉砂池,有點像是有造浪功能的游泳池。
08:20AM白鹿吊橋
在產業道路1.3K,林務局所立的指示牌還有2.3K才抵達白毛山登山口,讓我不解的是,為何這裡不是登山口?
沿著水泥路往上走,這幾天谷關地區午後都會下雷陣雨,讓水泥路上長滿了青苔,很不好走。
09:09AM 位於半山腰的登山口
水泥路經過廢棄的果園,有著兇猛狗狗的民宅,花了近40分鐘的時間,我終於抵達.....登山口。此時,我早已汗流浹背,原本以為今天這座白毛山會是一顆「軟的」,看來今天才到登山口我的腿就軟了。
在登山口稍作休息,林務局在登山口所立的步道說明圖,與步道上的里程數有很大的不同。步道說明圖上,是以白鹿吊橋為步道0K起算,而實際上步道上的里程木樁卻以登山口起算,兩者差了2.7K,這讓山友不知道要依據哪一份資料做為參考。
不過,既然三角點在步道說明圖上是位於4.9K處,而我現在站的地方是2.7K,換句話說,離三角點已經走了一半,「衝就對了,管他甚麼大野狼! 」在MIT台灣誌裡的布農嚮導常說的一句話。
09:47AM 0.5K
颱風過後,步道上不少掉落的竹葉。
剛過了0.5K木樁後,有一處休息點,隔著大甲溪與東卯山對望。東卯山頭此刻正被一團棉花糖包圍,看來幾個月前造訪東卯山,在山頂沒有展望,應該不是只有我的專屬。
10:28AM 1K
在1K木樁前,有一處展望點,可以將大甲溪河床盡收眼底。
10:44AM 1.5K
過了1.5K木樁,爬上木梯,身旁的雲霧慢慢靠過來,感覺距離山頂愈來愈近了。
11:06AM 2K
在2K木樁前,追上剛剛在0.5K展望點的兩位大哥。兩位大哥稱讚我的腳程快,很快就追上他們,然而明明是多半時間都是兩位大哥走在前頭,要不是這裡展望好,兩位大哥停下來欣賞大自然雲霧千變萬化,我哪會追得上。
前面就是白毛山著名路段--崩壁瘦稜。走在前頭的兩個大哥,搶在前頭一個箭步衝了上去,我還在2K處,拍著照片,耳邊傳來大哥的驚嘆聲。
11:22AM 崩壁瘦稜
扶著兩側繩索,我慢慢前進,瘦稜兩側毫無遮蔽,大甲溪流域360度盡收眼底。不忍放下相機,短短幾公尺路,花了不少時間才走到三角點。
11:31AM 白毛山三角點,海拔1522M
白毛山三角點有寬廣的平台,林務局在此設置了一個涼亭。
還以為今天選擇攀登白毛山的山友應該不多,沒想到我走到三角點,才知道我是最後一位登頂的山友,涼亭裡已經擠滿的先行山友,而剛剛遇到的兩位大哥已經把午餐吃了大半,我果真來「押隊的」。
12:00後,開始有山友動身準備下山,也有山友準備由白毛山縱走阿冷山,更有山友提議「白毛山O型縱走」,不過經驗老道的山友勸我們下回要帶GPS或下載《綠野遊蹤APP》,再來縱走路線,否則很容易迷路。
01:11PM 白毛山登山口
我依著原路走回登山口,續踢2.7K水泥路回到白鹿吊橋。在水泥路上,我好幾次因為踩在青苔上腳步踉蹌,跌了好幾跤,沒想到今天白毛山難度最高的是下山的這段水泥路。
由民宅回到白鹿吊橋路上,我遇到一位大哥,向我打聽今天白毛山的路況。
「路況不錯,難度不高,只是最後登頂有一段是崩壁瘦稜,如我一樣有懼高症者,最好兩手扶著繩索前進,就沒問題了。」我說。
「我曾經中風過,有一隻手不方便,不知道會不會有影響」。大哥說。
那就試試看,反正不要勉強一定要登頂,狀況不好就回頭,山永遠都在的! 」我說。
大哥也說道,他常常一個人在馬鞍壩附近活動,常常看到有人去爬白毛山,自己也很想去看看,無奈對自己身體很沒信心。另外大哥也提到,谷關附近有出產當令水果,如水梨、葡萄.....等,都是當地原住民種植的,相當好吃,無奈知名度不高,遊客大多不知道就回去了,水果常常會滯銷。
我答應大哥,今天要回家前,會特地停車買些當地水果回高雄。
善的循環
離開馬鞍壩,我先回到大道院做些梳洗,換了一套乾淨清爽的衣服,等等還要有3小時的車程才回到高雄。
剛好在大道院遇到一位剛剛由東卯山下山的山友。
「你今天是爬東卯山嗎? 」我問。
「算是啦! 不過應該說是屋東縱走,我早上由屋我尾山上山,沒想到走到三角點才10點,乾脆一路走到東卯山好了,現在我要回麗陽開車。」山友說完就離開了。
哇! 屋東縱走難度頗高,才下午2點就完成了。
我準備開了車追了上去,我才走到停車場開車,追上山友時已經快到大道院的牌樓前。
「你要去麗陽登山口吧,上車吧! 我也要過去麗陽,順道載你過去。」我說。
「這樣不會不好意思嗎?」山友說。
「當然不會,反正順路,而且昨天我去爬八仙山,也是遇到兩位好心的山友,載我回松鶴登山口取車;今天我要把這份欠人家的,還回去。」我說。
一路上,我跟山友交換心得,山友提到今天是他完登谷關七雄的日子,除了屋我尾山是爬一次外,其餘幾座都已經爬了數次。我連著兩天遇到兩位山友,都剛好完成谷關七雄,看來我還剩兩雄,要好好加油了。
在麗陽登山口讓山友順利取到車,我驅車回到麗陽開心小館,手工蔥油餅還沒吃到,即使準備回家也要帶走一份,有3個小時的車程,可以好好享用。
車子經過和平區農會,我沒忘我答應大哥的事,我買了葡萄及一袋高接梨。結果,回到家後,發現葡萄買太少了,超大顆超甜的。看來我在白毛山遇到的大哥,應該是仙人顯靈來指引我的。
白毛山之前世今生
白毛山是谷關七雄老六,在步道中可漫步於優美林相的山徑之中,林木翠綠、枝葉茂密,但山徑陡峭,沿途有幾處展望點,可眺望東卯山、屋我尾山、稍來山、鳶嘴山、橫嶺山、白姑大山、八仙山、台中大坑頭嵙山等群山,登頂前的崩壁瘦稜是白毛山的地標,設有護欄可在此盡情欣賞風景,俯瞰大甲溪、谷關大道院,眺望東卯山、唐麻丹山等美景,山頂有木造涼亭可供休息。健行完畢一定要嚐嚐大甲溪發電廠的「白冷冰棒」。
里程:單程6.9公里(必須折返) 所需時間:7小時30分鐘(往返)
白鹿吊橋,位於台8線往谷關19.9公里處,橫跨於大甲溪上,於民國57年興建完成,吊橋長度249.2公尺,寬1.3公尺,原為白毛山登山必經路線,後因吊橋損毀鑑定為危橋,禁止通行,可改道由大甲溪發電廠馬鞍壩進入。
(資料來源:健行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