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4
登山口路過兩回
今天跑福安宮馬拉松,路過兩次龜山步道登山口,都沒順道繞進去,等到跑完42KM,才來這裡散步兼排乳酸。
神祕的坑道
沿著木棧階梯拾階而上,階梯的盡頭有座指標,取左往坑道,取右往迎曦亭。其實龜山頂是座平台,步道沿著平台環繞一圈,所以往左或往右都會繞一圈回到這裡。
不過,我對坑道比較好奇,先取左行。
兩個水泥做的掩體建在山壁裡,我好奇地往坑道裡走去,較長那座坑道頭,地上有燒過木材的餘燼,坑道盡頭是面海的置高點,感覺是早期國軍的砲陣地。
第二觀景台
第二觀景台上,可以看見今天跑進的三軍聯訓基地,不過一旁的小角落卻有較多的遊客駐足。
從樹叢的間隙看出去,正好可以看到一隻銀白色的鯨魚趴在大平頂前的海邊,那就是國立海生館,今天我同樣路過兩次。
現今海生館所座落的平坦區域,在144年前就是日軍因牡丹事件派軍攻台駐紮的營區,而我我站的龜山,據說迄今還隱藏當年日軍在置高點的防禦工事。
不過,台灣光復後,相信國軍在在此建立不少碉堡,因為射寮附近海岸,自古以來就是入侵台灣的重要據點,連在二次大戰期間,聯軍亞洲統帥麥克阿瑟也曾經計劃由此地登陸。
保力溪河口
沿著山頂的環狀步道,繞行道北邊的展望點,這裡可以看到福安宮及保力溪河口。
此刻正值冬季尾巴,保力溪河口受波浪帶來沿岸漂砂的影響,堆積成沙堤封閉河口,而成為「沒口溪」。在解說牌順道提及,如果到了夏季雨季時溪水流量增大,會把沙堤沖開,而形成「沙嘴地形」。
大概只花了30 mins就會完成整條步道,好像台灣趴在海邊的小山都會被叫「龜山」,高雄左營也有一座龜山(Let's go hiking 51. 高雄左營區 龜山步道)。
龜山之前世今生
龜山位於恆春半島的西北方,為河流和海浪侵蝕所行成的殘丘地形,山坡緩斜,山頂平坦,高度約為72公尺,由於形狀似龜殼而得名。全區以珊瑚礁岩為主,地質基礎屬於更新世忠期至晚期的恆春石灰岩地層,山頂視野良好,並在此發現珍貴的史前遺址。
(資料來源:墾丁國家公園解說牌)
牡丹社事件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5月12日,日軍於社寮(今屏東縣車城鄉射寮村)登陸。5月18日到5月21日,日軍與台灣原住民有小規模接觸,互有傷亡。5月22日,日本陸軍中佐佐久間左馬太率領日軍150人進抵石門(今屏東縣牡丹鄉石門村)遭到斯卡羅強烈抵抗,最後日軍陸戰隊攀上峭壁居高臨下,情勢逆轉,斯卡羅人撤兵,牡丹社首領阿祿古父子身亡。經此一役,多數採觀望態度的原住民皆靠向日本。6月1日起日軍分三路掃蕩的牡丹社、高士佛社、女仍社等原住民,沿途只有小規模抵抗,佔領後焚燒村屋並撤回社寮營地。7月1日,牡丹社、高士佛社、女仍社終於投降。
之後日軍移營龜山(今車城鄉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附近)長期駐紮,卻因氣候與衛生因素飽受瘧疾等熱帶疾病之苦,據日方紀錄,參與行動的日軍與隨軍人員5,990人共回報了1萬6,409件的患病紀錄,呈現出平均1人患病2.7次的慘況,而561名的病死者更達實際戰死者的數十倍之多。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查詢日期:2018/11/13)
佐久間左馬太:理蕃總督
佐久間左馬太(1844年11月19日-1915年8月5日),長州藩出身(今山口縣),別名研海,台灣日治時期第5任總督(1906年4月11日—1915年4月30日)。曾於1874年以中佐的官位攻打牡丹社(詳見牡丹社事件),1898年晉升為大將。
日本統治台灣以後,台灣全島的漢人抗日活動在一段時間後逐漸趨於平息,日本政府遂將目光轉向處理原住民事務,並且決定採用武力的手段來對付原住民。因為佐久間曾經參與對原住民作戰的牡丹社事件,日本遂決定啟用他擔任總督。佐久間在任內不斷地對原住民用兵,其有名的「五年理蕃計畫」,以北討泰雅族,南撫布農族為原則,一方面以「以蕃制蕃」外,也對原住民發動「理蕃戰役」(約160多次)。
1914年的太魯閣戰爭,總部設於石門山山下,率領約2萬人的大軍親征。1914年(大正3年)6月26日,時年逾七旬的佐久間左馬太親率日本陸軍及警察隊萬餘人,以大軍壓境之姿態進兵太魯閣族人區域,在西拉歐卡(Siraoka)突遭襲擊,自斷崖墜落30餘公尺深之溪谷,而負傷,經埔里送返臺北,轉赴日本,隔年1915年(大正4年)8月5日於仙台過世。另有一說法是,佐久間左馬太當時即隕命,遺體送回日本後才發布死訊。佐久間在日皇及日人心目中,是唯一能解決番害之「理番高手」,其理番五年計劃,已被國會及日皇認同,但一旦公布理番高手被番人襲擊,不僅會使日本國民引發政治動盪,予國際間極大的笑柄。基於此,日方越是保密。
事件後,臺灣總督府在行政改革中,將太魯閣人所居住之全部區域,定名為「研海事業區」(「研海」是佐久間左馬太的雅號)。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查詢日期:2018/11/13)
四重溪溫泉
只花了30分鐘走完龜山步道,還不足以代謝掉今天累積的乳酸,那我就繼續驅車前往四重溪溫泉區。
上回來到四重溪溫泉已經是2015年12月13日(詳Let's go hiking 60. 屏東獅子鄉 里龍山:開在山中的菜市場),距今約2年前,溫泉公園多了幾間湯屋,還有公園前廣場前多了立體彩繪,超逼真!
我脫了鞋,就往泡腳池舒展我今天跑了42KM的雙腳,不過這次感覺溫泉水似乎沒上次來的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