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6
這是12月第二場賽事,與阿公店馬只間隔兩個禮拜,「跑了這多場了,這應該沒啥問題吧,『以賽代訓』不是嗎!」我心想。
06:30 AM 八大森林魔法樂園
一早開車上國道1號轉台88快速道路,在潮州交流道轉平面道路,來到「八大森林魔法樂園」。這地方前陣子佔據不少媒體版面,可惜都不是太正面的新聞,看來森林的神奇魔法漸漸地失效了。
我在起跑點遇見了跑友蔣公,「這地方以前我常帶我兒子--『小蔣』,來玩。」蔣公長嘆一口氣。
「那時候小蔣應該很小囉!」 我說。
「原本這個樂園就像是森林遊樂區,又鄰近高雄,假日我就會開車帶小孩來玩;後來,因為哈利波特電影熱賣,這個樂園又多了『魔法』兩字,多了幾個像是蘑菇般的建築物。不過,這算算時間也都十幾年過去了。現在小孩也長大,也不會想來......」蔣公說。
我點點頭。說真的! 這森林魔法樂園存在數十年,我今天要不是來跑潮州馬拉松,我還不知道屏東還有這個地方。
大會在06:30AM準時鳴笛起跑,而今天我只有在起跑前遇見蔣公而已,接下去連車尾燈都看不到了。
泗林步道
跑者離開八大森林魔法樂園後,轉進鄰近的柏油路,這是一段由小葉欖仁樹組成的的綠蔭大道,相當有特色。
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
在經過一小段社區內道路後,我們繼續往前跑,兩旁景色由民宅轉成樹林,路面由柏油路變成碎石子路,像是越野跑的感覺。
而在此時,我遇見了跑友淑湘姊。
「你怎麼跑這麼慢? 」我說。淑湘姊在42KM的比賽中,多半4個半小時就可以輕鬆完賽,以我5個半小時才會完賽的速度,幾乎只有在折返時才會遇見。
「我上禮拜剛跑完100K,今天算是來退乳酸跑的。」淑湘姊說。
既然速度跟我一樣,那就一起跑吧,接下去,我就變成淑湘姊的專屬攝影師,邊跑邊拍照,還邊聊天。
07:40AM來義高中
起跑後一小時,我們來到來義鄉,這是今天的第二個鄉鎮,這是很有原民風的地方。
跨過丹林大橋,賽道開始愈來愈刺激了。
來到原住民的部落,賽道沒有爬坡就沒啥挑戰性了。回望剛剛丹林大橋,已經跟手掌一樣大了。
看到路牌寫著「丹林」,讓我想起跑友蔣公跟我說過,這裡有顆神木,人稱「丹林老木」。
「啥! 『等你老母』? 是真的還假的? 」我說。
「你可以去社區裡問問看。」蔣公說。
「最好是,我可能會被原住民『出草』吧! 」我識破蔣公的陰謀。
獅頭社區
沿著屏113縣道,兩旁都是鳳梨田。
進入獅頭社區前,有顆超大的鳳梨擺在路邊。
「我明年可能會去西班牙走『聖雅各之路』。」我跟淑湘姊說。
「你之前有提過『聖雅各之路』,預計什麼時候去? 」淑湘姊問。
「如果要去的話,預計會在明年(2019年)五月出發,預計六月底才會回來。」我說。
「那你住哪裡? 吃飯呢......」淑湘姊繼續問。
「其實我讀過不少網路上的文章還有看過幾本書,現在我的答案都是別人的經驗,我還沒出發,我還不知道結果是如何.......。」我接著把淑湘姊關心的食衣住行的問題都回答了。
「妳知道嗎? 我查過網路上的部落格文章,台灣有不少人都走完790KM的聖雅各之路,但是回來後把自己的所看所見所聞,全都記錄下來的,並PO在網路上與人分享的,多半是女性。」我把話題轉個方向。
「『女力』很強吧。」淑湘姊說。
「那是當然的,走完聖雅各之路或許需要多點體力,這男生或許比較有優勢;但是要坐下來,把路上點點滴滴記錄下來,那可要有『耐心』及『毅力』,多半這工作男生都沒做到或是做完。」我說。
「那如果你去走,回來會寫在部落格裡嗎? 」淑湘姊問。
「當然會,我出發前藉由別人寫的部落格文章了解聖雅各之路上的各種狀況。當我完成聖雅各之路後,我也希望把經驗跟別人分享,我做對的地方別人可以學習,我做錯或不對的地方,別人可以改進。」我說。
「我等著看你的部落格。」淑湘姊說。
09:44AM糞箕湖古碉堡公園
在告別來義鄉後,進入新埤鄉,這是我們第3個鄉鎮,另外一個好消息是,新埤鄉多半是平坦的地形,沒有來義鄉這麼刺激的賽道了。
而新埤的第一個村落,是「糞箕湖」。這是很有趣的名字,其實嘉義阿里山旁的「奮起湖」原本也是這樣寫的,後來因為覺得不夠文雅,就改成諧音「奮起湖」。這都跟當地的地形像個「畚箕」有關。
新埤苗圃
進入新埤鄉後,「我在新埤有位遠房的親戚,從小就很照顧我,我都喊他表哥。」淑湘姊說道。
「哪妳今天又順道要去拜訪表哥家嗎?」 我問。
「我記得這條路很像他家附近,很特別的是路邊有顆大石頭,寫著『新埤苗圃』,我以前都是跟我表哥約在這塊石頭的。」淑湘姊說。
「像這顆石頭嗎? 」我指著路邊一塊大石。
淑湘姊彷彿出了神般,在大石頭邊停了下來,我也好奇地跟了上去。
「你怎麼會知道會有這顆石頭? 」淑湘姊說。
「我哪知喔! 你剛剛講到一塊大石頭,我們就剛好經過一塊石頭,我順手就指著這塊石頭問,如此而已。」我說。
「就真的是這裡啦! 表哥家就在附近。」淑湘姊說。
「會不會等一下就會遇上表哥。」我露出詭異的笑容。
「就算表哥出門,也不一定會在路上遇上我啊! 路上人這麼多.....」淑湘姊說。
是沒錯啦! 表哥住在新埤鄉,不代表跑馬路上就會遇的到。不過,彩蛋還在後頭。
淑湘姊接著說著表哥家中的狀況跟他生平事蹟,說著說著,竟然有位中年男子騎著摩特車迎面而來,喊著「淑湘~~」。
「表哥~ ,怎麼會這麼巧,我來跑馬拉松還會遇上你........」淑湘姊說。
說吧! 這一天就這麼巧,跑馬還會撿到一位表哥。
「我都快跑了百場馬拉松,就沒這場這麼神奇.....。」淑湘姊說。
「那要看跟誰一起跑啊! 」我很有自信地說。
10:30AM建功村:傳統客家聚落
接著我們進入建功村。在道路的交會路口,還保存著一座涼亭,是村裡長者下棋聊天的處所,這樣的設計在台灣很多村落早已消失,我竟然還能見到。
這似乎是一座傳統的客家聚落,不過以「建功」兩字為名,讓我一度以為這裡是國軍眷村。
當我們跑過一家古早味麵店門口前,店裡飄來肉燥香,不禁讓我嚥了好幾口口水。「我餓了。」我對淑湘姊說。
「我們有包子,要不要吃點~」反倒是路旁的早餐店家正準備收攤,傳來回應。
「不用啦,等等我們還有補給站。」我說,熱心的店家反而讓我們覺得不好意思了起來。
我們在一處圍牆上看到不少,年少時期的玩偶,一尊尊都黏在牆垛上,超有趣的。
建功村給我們的驚喜還沒結束,我們跑到村尾,有座閩南飛燕式屋脊的柵門,這可是我第一回在跑馬場上見過這種設施。依照屏東縣政府所立的解說牌,該建物可以追溯至清光緒8年(西元1882年),主要原因當時自中國沿海地區渡海來台屯墾的閩、粵、客家人、原住民等種族間因為土地利益糾紛不斷,不少聚落為求自保,在聚落外圍築起竹牆或柵門、壕溝等防禦工事,而這處便是建功庄東柵門流傳至今。
沒想到跑場馬拉松,可以遇見表哥還有見證台灣百年歷史的古建築。
10:49AM 32K,原來里程數寫在地上
超過4個小時了,我到底跑了多少公里,一路上都沒看到里程牌,但是我卻在地上看到32K,這時我才明白,這場賽事的里程數一直標記在馬路上,而我一直沒發現。
不過,現在我才跑到32K,速度明顯慢了許多。
11:55AM最後3KM
看到最後3KM的里程牌,我的小腿開始抽筋,狀況比上一場阿公店馬還嚴重,幾乎是散步走完最後3KM。
在進入最後一百公尺,終點拱門就在眼前。
「快點喔! 現在還可以保6。」前方的跑友提醒。
我仔細看著拱門旁的計時鐘,正好顯示著「06:54」,天啊! 真的是6點鐘保衛戰。
完賽,大叔的第27馬
今天參加全馬的選手才511人,很擔心這場賽事會不會被我跑過後,又是最後一屆。
而今天的完賽獎牌是懷錶,堪稱最實用的獎牌,不是掛起來看漂亮的,還可以用既典雅又實際。
本日成績:5hrs54mins,一個月兩場馬拉松賽事非但成績沒提升,反倒退步更多。
賽道路線圖
萬巒豬腳街
今天既然都到潮州來了,我順道要來萬巒帶隻豬腳回家加菜的。最近中國非洲豬瘟疫情嚴重,但是台灣防疫有成,一定要來支持一下國產豬肉。
上回來到萬巒豬腳街是2015年中秋爬完北大武山,事隔三年再來到萬巒,我很識相地把車停得老遠,步行進入豬腳街。不過,讓我很意外的,我沒有遇上如潮水般的遊客,這回買豬腳連排隊都省了,鋁盆裡的豬腳還是依舊很誘人,上門的顧客卻少了。
在離開豬腳街前,我發現一旁有位大姊販售著「芋頭粄」,芋頭控的我,一看到芋頭料理就無法抗拒誘惑,我又停下來買了兩個芋頭粄。
「你要鹹的?還是甜的?」 大姊問我。
「鹹的好了。」我說
「現在的豬腳街人潮都這樣嗎? 」我接著問大姊。
「好幾年都這樣了。以前人擠人的狀況都沒了。」大姊邊幫我把芋頭粄加熱邊跟我說。
「是因為民進黨執政後,人潮才比較少的嗎? 」我繼續問。
「沒有喔,在馬英九執政時人潮就漸漸變少了。」大姊解釋說。
「人潮少,應該跟誰執政沒關係吧。」我說。
大姊默默不語,一位市井小民無語問蒼天吧,觀光客少了就怪執政者推廣不力,或許也跟交通便利有關。想當初,北部朋友冬季來到南台灣墾丁遊玩,多半回程會選擇來萬巒午餐順道帶隻豬腳上車,大約晚餐時刻就會到家,而現在多了高鐵可以選擇,少了開車往返的麻煩,但是也少了到萬巒吃豬腳的行程。就連我搬回高雄後,來到萬巒只要選擇台88快速道路,只要1小時就可抵達,算算時間,我也隔了三年才來啊。
我邊咬著芋頭粄邊想著,這芋頭粄超好吃的,明明剛才我在終點線休息時,才吃完一大碗飯湯,兩個芋頭粄都還沒走到車子旁,就被我吃完了。
【後記】:那我的聖雅各之路到底走完了沒? 當然在2019年春季完成了,事實上我先把聖雅各之路的文章PO完才陸續把其他文章補上,我的聖雅各之路的見聞,詳見本部落格《2019年春 西班牙聖雅各之路》類別。
而聖雅各之路上的女力真的很厲害,在2020年上半年就有四位女性將她們走過聖雅各之路的點點滴滴出版成書,分別有:
陳洛蓁Jean Chen著,《一個女子的朝聖之路,西班牙徒步壯遊攻略》,墨刻出版社
林孟燕Kelly著,《西班牙朝聖800K:Kelly這樣撿回自己》,蔚藍出版社
李佩慈著, 《一走上癮!理想的旅行:聖雅各朝聖之路4+1全攻略》,奇光出版社
鴨寶著,《3500公里的相遇:一個女孩的朝聖之路》,大塊文化出版社
其中陳洛蓁與林孟燕兩位的書,是與我同樣走西班牙法國之路,陳洛蓁跟我一樣是在2019年完成聖雅之路,時間比我晚了幾天;而李佩慈共計走完4條聖雅各之路,這輩子與下輩子的罪過都被聖雅各一併赦免了;鴨寶,是在2019年完成聖雅各之路,只是她是從匈牙利出發,花了4個月,走過5個國家,共計走了3500公里,是一般朝聖者的4倍。看來,台灣女力不僅腳上功夫了得,文筆也很厲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