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料理:喬代誌
沿著台南測候所旁的小巷弄走進去,留意腳下的標示,台南市政府會刻意留下足跡。往天壇的方向走去會發現有一處日式建築群坐落於台南測候所旁,這是日治時期鶯料理餐廳所在地。
多年前曾在新聞頻道中得知,台南有座日治時期的老餐廳由台南名店阿霞飯店接手經營,阿霞飯店我當然知道是紅蟳米糕名店,但是接手是哪家日式料理還有位置在哪裡,我卻一無所悉。而在我著手規劃重新認識台南的行程時,工頭堅、謝哲青、廖科溢主持的《出發吧! 鐵三角》透過馬路楊的介紹就來到這家日式料理店,名為「鶯料理」。
這一天,我趁著走訪台南測候所時,也走進了這一處充滿日式風情的餐廳。別為最低消費額而徘徊在門口,鶯料理的大門根本就沒鎖,大膽地走進日式和風庭院。
水中錦鯉優游其中,小橋旁還擺放幾座日式石燈籠,在往裡頭走去,日式建築及落水鍊有種來到日本的錯覺。
在節目中,馬路楊介紹鶯料理時,提到這裡因為鄰近台南州廳是日治時期地下決策中心,意思是說當時許多重大決策都是在飯桌上決定的,更通俗的說法就是在這裡「喬事情(代誌)的」。
醉仙閣@中正路與西門路口
在我走訪台南府城的外城區(詳 跟著書本去旅行 47-03. 台南三部曲之二:清領時期/繞著台南古城垣走續集) ,我最終走進了我熟悉的政大書城,買下陳耀昌醫師2021年的大作《島之曦》,這部作品主要描寫1927年誕生的台灣民眾黨蔣渭水醫師倚賴的左右手盧丙丁、林氏好賢伉儷的故事,更多的介紹,等我2023年鐵道環島走訪盧丙丁在台灣最後現身的地方—漢生療養院,再來說吧!
翻開《島之曦》第一章就提到盧丙丁與林氏好的喜宴就辦在台南最盛名的酒家「醉仙閣」。作者繼續提到醉仙閣位在「水仙宮後巷子內」,也就是清領時期的台南最繁榮的五條港區內,不過上網搜詢醉仙閣會得到中正路與西門路口寶島鐘錶店的位置,事實上兩者有段距離,然而均為醉仙閣的營業地址,只是時間不同。
說到「醉仙閣」最早的經營者是唐大漢,是中國福州人,以經營料理為業,當初來到台南竹仔街(現今民權路)開設餐廳,名為「醉仙樓」。到了1913年又在現今宮後街新設分店。不過唐大漢於1918年過世,醉仙樓的經營權便幾經易主,民權路上的本店後來改建成金松旅館,而宮後街的分店於1921年由高得接手,改稱「醉仙閣」,由於高家長子高金溪善於交際,讓醉仙閣生意極佳,而盧丙丁與林氏好的喜宴便是在此時期在醉仙閣舉行。除此之外,台灣民眾黨前身文化協會總理林獻堂也曾在1924年來到醉仙閣召開無力者大會籌備會。
到了1930年醉仙閣空間不敷使用,先搬遷到明治町三丁目172番地,1932年最後一次搬遷至現址,中正路與西門路口,此時醉仙閣有了「台南第一的本島人料理店」。在台南府城隍廟前龍柱上留下小天使的台灣總督府評議員黃欣(詳 跟著書本去旅行 46-07. 台南三部曲之一:西荷與明鄭時期的台南/與神同行:城隍廟) 也是座上嘉賓。醉仙閣約在1939年結束營業,此建築後來由臺南州商工經濟會使用。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查詢日期:2024/01/18)
既然醉仙閣號稱台南第一的本島人料理店,意思就是說醉仙閣是以「台菜料理」見長,在《島之曦》一書裡,作者陳耀昌醫師便以台南人的意象,提到盧林喜宴上的菜色,便有烏魚子血蛤冷盤、魷魚螺肉蒜、五柳枝鮮魚、清燉烏骨雞、豬肚龍骨髓湯,看了都讓我口水直流。
現今於宮後街上,還有「永樂町鼓茶樓」、「宮後食酒號」等老宅改建成的餐廳,短短的小巷內飄散著濃濃的日治時期仕紳、文人及商業團體的酒肆文化。
寶美樓@ 民族路與西門路口
沿著西門路往北行,到了民族路口,人稱西門圓環。在圓環的西南側現今是一家連鎖咖啡館,三樓高的牆面上刻著寶美樓,這也是老台南人記憶中的老字號餐廳。寶美樓的主人為蕭宗琳,最遲在1905年便已成立,而在1934年於現址開始營業,期間不少名人曾造訪,包括文人許丙丁、葉石濤、畫家郭柏川教授。寶美樓的榮景一直持續至1970年代,素有「北有『江山樓』,南有『寶美樓』」的俗諺,連吳老爹(我老爸)也知道這棟建築的名號。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查詢日期:2024/01/18)
而我早期對這棟樓的印象卻是一間婚紗店,整棟樓被廣告帆布所包裹,直到連鎖咖啡館進駐後,拆除原本的帆布,刻意留下圓弧形的立面,讓老台南人回想起這棟樓的光輝歲月。
廣陞樓 @ 成功路與西門路口,阿娥意麵的後方
2024.02.20
沿著西門路繼續北上,來到成功路口,在華南銀行北台南分行的對面小巷弄中,巷口是一家古早味麵食攤,站在巷口,地上就會清楚地告訴你,是否來對地方。
這裡有一家日治時期的酒樓,名為「廣陞樓」。廣陞樓建於昭和年間,原為高順及高城兩兄弟所建,作為布莊生意所用,後因二戰影響,將該房地抵押給台南信用組合(今 台南市第一信用合作社前身)。1937年(昭和12年)信用組合主席盧世澤與朋友共同出資買下,曾一度租給民航公司使用及開設世澤醫院,後來成為盧家私宅至今。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文化部,查詢日期:2024/01/18)
目前原廣陞樓修復工作屬「台南400年-文化資產場域再現計畫」子計畫之一 ,不過我到訪的這一天,庭院裡停了一部車,現場靜悄悄的,實在看不出是否有開放內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