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die Wu, 2012.08.19
二格山與筆架山登山步道是沿著稜線稜走,其間有不少路段要要攀著繩索上上下下,過程相當刺激,光看網路上的照片就有如國軍特戰部隊的垂直爬降,相當過癮,想必要找一天去挑戰看看。想起上次銀河洞的健行由新店走到木柵,這次二格山的行程就反過來走由木柵到新店。
二格山與筆架山登山步道有人是從石碇出發到木柵,中途也可以選擇由新店北宜公路出來,或是我今天走的方式:由木柵指南宮出發,到中間鞍部的新店北宜公路或是直接到石碇,最後目的地就看今天的腳程與心情來作決定囉! 一個人的旅行,就是這麼寫意,要到哪裡就到哪裡。
由公館捷運站搭上欣欣客運530公車,由起點站坐到終點站,因為是周日早上乘客不多,多半是外出買菜的媽媽,但也有一群準備去健行的山友,帶齊裝備跟我一樣在終點站指南宮站下車。
貓纜指南宮站
指南宮站,對我不會太陌生,上回走銀河洞越嶺步道,終點就是在這裡,只是今天是我的起點,因為不是走倒著走銀河洞越嶺步道,我必須要問問當地人,「猴山岳步道該如何去?」先在下車處問了雜貨店的阿伯,阿伯跟我說,要往天公廟的方向,不過不用進天公廟。接著到了天公廟前,又問賣碗糕的大姊,大姐跟我說,先到指南宮貓纜站,再問問貓纜站的人。
到貓纜站,這似乎很簡單,上回就是由指南宮貓纜站走過來的,不過這次大姐與阿伯所指的路,跟我上次走的不一樣,不過上回銀河洞的經驗,似乎木柵這邊的步道是四通八達,阡陌縱橫,路熟的人怎麼走都可以到他想要到的地方,不熟的人,像我一樣,最好沿路問問看,「路是長在嘴上的! 」真的屢試不爽。
到了指南宮貓纜站,附近的觀景台旁,赫然豎立一塊招牌「猴山岳1.5KM」,照著指標的方向,走過去似乎還沒走完1KM,就在路旁看到猴山岳步道的路牌,一路往上的階梯。順著階梯走,經過一片茶園,自39號電塔旁,可以將指南宮貓纜站附近風景,一覽無遺。看著空著的車廂,很想衝回去先坐一段貓纜彌補一下,上次沒搭到貓纜的遺憾,不過想了一下,還是認命往前走,畢竟今天能走到哪裡都是未定之數,實在不敢把時間放在這裡。
猴山岳登山口
猴山岳登山口是在猴山岳土雞城附近,其實我抵達土雞城時,實在看不出這是家餐廳,或許步道上的資訊已經是多年前的資料,現在土雞城可能早已經不營業了,跟民宅沒有兩樣。
在產業道路的盡頭,就可看到「猴山岳登山口」的指標。指標旁,躺了兩支掃把,記得在網路上看過苦苓寫的文章,其中提到苦苓在走魚路古道時,看到路旁放了一把竹掃帚,想到這應該是自願的、恆常的、無條件的人來此打掃,因為愛山,把山當作自己的家,有誰願意自己的家不乾淨呢? 是的,我走了數條登山步道,發現有步道會有人把寶特瓶、垃圾留在步道上,甚至用火燒垃圾,讓步道上留下黑黑的火燒過的印記,這實在很不好,就如苦苓所說的「不會把垃圾留在山裡,就像從不把垃圾丟在自己家裡一樣」。
攀岩活動開始
由登山口進入後,沿著彎彎曲曲的步道往上走,沒多久就發現,步道是幾乎與地面垂直,旁邊的樹上綁了繩索,知道走這條步道,一定要戴手套來的,否則最好練過少林寺的鐵砂掌。這時,可以把登山杖收起來了,換成手套,大概接下去的路,大多都是這種直上直下的,很像是攀岩一樣,相當刺激。當然了,正式的攀岩是沒有繩索可以抓的,都是要摸著岩壁往上爬。相較於,走上坡階梯步道會氣喘吁吁,下坡階梯步道就是對膝蓋最大的考驗;而抓著繩索往上爬,就新鮮感多了些,抓著繩索往下走,驚悚指數也是倍增,不過還好,今天一路上都是抓著繩索往上爬的機會多。
猴山岳三角點
第一段的攀岩結束後,就可以登上今天第一個三角點,海拔標高514公尺的猴山岳三角點。山頂的展望頗佳,台北市近郊都可盡收眼底,北宜高速公路也看的清清楚楚。此時,在此處休息的山友已經不少,想必大家都是早鳥一族,早上10點不到,已經攻頂成功。
不過,這還只是今天行程的開始,我稍作休息後,就繼續今天的第二個山頭--二格山。沿著稜線繼續往二格山前進,雖說是稜線,不過因為樹蔭濃密,即使是大熱天來健行,也不會感覺到炎熱,反倒是不時涼風徐徐吹來,讓暑氣全消。
猴山岳鞍部
約略過了半小時,就會抵達猴山岳與二格山的鞍部。就是兩座山交界的地方,也是地勢比較低的地方,再次與同一群山友碰面。這邊可以通往草湳、二格山、廢棄古厝,前面兩者地圖上均有標示,然而「廢棄古厝」是甚麼地方,地圖上也沒有說明,不過今天我是往二格山是沒錯的。
阿柔洋產業道路
離開鞍部後,步道較為平坦,我也開始玩起相機。最近想起,前些日子買的GF3的工具書都還沒看,昨天翻了幾頁,學了幾項新的功能,今天來健行,便開始現學現賣,以路旁的植物當作對象,用不同情境拍攝,其中「復古」所拍出來的感覺,有點靈異的感覺,實在不適合現在農曆七月天用。
爬過一座岩石裸露的高點後,步道就一路往下走,最後接到阿柔洋產業道路。
在此遇到一位年輕人,騎著機車似乎也來健行,不過他連飲用水都沒帶,就令我佩服。我一下子找不到,繼續往二格山的步道,只能問問這位年輕人。
「請問您知道往二格山的路怎麼走?」我問年輕人。
「我也是第一次來,我也在找路說........。」年輕人回答我。
「那請問你是由天南宮沿著產業道路騎車過來的嗎? 」我繼續問
「是啊! 天南宮就在下面一點。」年輕人說。
看來兩個第一次來的人,只好一起研究一下路旁的地圖。我先回頭走回剛剛走出的步道,遇到先前在猴山岳三角點及鞍部遇到的一群山友,他們告訴我,要去筆架山要先到二格山,而登山口是要過產業道路,才會看到。
我謝過山友後,走回剛剛遇到年輕人的地方,他已經不在了,我就順著剛剛山友講的方向,過了產業道路,就看到步道由此展開,剛剛那位年輕人就走在前頭,只是與產業道路相交處,在路口也沒立個指示牌,讓我一時找不著路,只能說我太笨了。
二格山三角點
在一處交叉路口,我與年輕人分道揚鑣,我朝著筆架山的方向,他朝著二格山的方向走。
只是沒想到,我的路上上下下,又是石階又是繩索的,不到半小時後,我又在另一處交叉處遇到年輕人。
「怎麼又遇到你? 你不是去二格山三角點? 」我問
「是啊! 但是我走的那條路並沒有往二格山啊! 」他說。
「但是我走得這條也沒有啊! 但是我確定我剛剛走得這條路可以走回剛剛我們分道揚鑣的地方,哈....剛好走了一個O型路線。」我說。
「我想也只能這樣。」他無奈的說。年輕人就往我剛剛走的路徑走去。
不過今天途中經過不少路口,步道上所標示的路徑與我在網路上列印下來的地圖有些不同。
我繼續往筆架山的方向前進,經過也是一連串的攀岩過程,我看到標示二格山的路牌,旁邊來有座椅,並傳來山友的聊天的聲音。
「今天大家都很厲害喔! 今天的路都是上上下下的,大家都跟得上。」領隊開口說。
「是啊! 今天的比上禮拜還刺激,只是我這台老爺車的剎車皮都已經磨光了。」山友說完,引來哄堂大笑。
標示牌上,「往左邊是二格山三角點 30mins」,「往右邊是筆架山」,我考慮了一下,是要先去看二格山三角點,還是不浪費時間繼續往筆架山前進? 如果依照Tony的旅記上的資料,筆架山走完可能要花上4~ 5小時,現在時間已經接近中午,即使連著走筆架山完成時也接近下午五點,因此猶豫了一下,「先去二格山三角點好了。」心裡這樣決定。
於是朝左邊二格山三角點出發。先前遇到的年輕人說要找二格山的三角點,結果是白忙一場,是要走到這個標示牌才對。順著步道走,在一處下坡處看到對面是一排整齊的樓梯,全部由水泥所砌成,雖然沒有標示往三角點的方向,直覺會選擇往上走,不是嗎?
樓梯的盡頭,又出現「殘酷三選一」的習題,是要往右到觀景台,往左到二格山,還是往回走,「先去觀景台看看好了,往左的二格山,不知道是甚麼意思!」心裡想。一座觀景台就在眼前,我三步併兩步,跳上觀景台,前方層疊的群峰,下方映著一池潭水,「這應該就是翡翠水庫吧! 」先前在步道上遇到山友,山友跟我說在二格山三角點可以遠眺翡翠水庫。很棒的展望,時間也剛好是正午時分,把早上準備的午餐--麵包拿出來吃,嘴裡嚼的只是在便利商店買的平凡的芋頭麵包,但是眼前的無敵美景,卻把這麵包襯托的有如山珍海味般的美味大餐。
用過午餐後,有如充飽電的超級賽亞人,在觀景台四周開始用最近才學會的各種情境拍攝翡翠水庫,觀景台的另一側還可以看到101大樓,只是順著觀景台還有條路直直往下走,不知道可以通往哪裡,路旁也沒有標示牌載明,我想還是別冒險的好,免得整個下午都在「迷路」。
想起,剛剛的交叉路口有個指標是往二格山三角點,既然都來了,當然要去看看三角點囉! 二格山三角點旁也有個觀景台,在這邊休息的山友明顯比剛剛那座觀景台多很多,展望也好很多,觀景台的一角有個標示牌寫著「二格山海拔678M 三等 …...」,旁邊斜躺著兩支刷子,似乎有山友不時會來這裡打掃,難怪即使觀景台旁都有樹木,但是在觀景台上沒有看到飄落的樹葉。
北宜栳寮站
在二格山的三角點上看看時間,早已過了中午,覺得繼續走筆架山,縱使還有體力,可能到達石碇國小,也可能是接近下午五點,於是選擇由北宜公路上的栳寮站搭車回家。沿著剛剛上行樓梯往下走,抵達栳寮產業道路上時,有兩位大哥正準備瓦斯爐、張開桌椅,開始泡茶,欣賞著對面筆架連峰,我想這是最好的風景了。
順著產業道路來到北宜公路上,熟悉的路標—一個大茶壺高高地站在「石碇」兩字上頭,不禁讓我想起,今年年初時,我為了環島前作的「單車練習曲」,有一次是從台北騎單車到宜蘭,走的就是北宜公路,那時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從沒騎過山路的我,第一次騎就選擇北宜公路,而且是準備一天騎到礁溪,再搭車回台北。那時一騎上北宜公路就後悔這個決定,那時還是一月底的天氣,沒走幾公里,全身都被汗水浸溼,原本預計中午12點要到坪林用午餐,結果中午12點,才只騎到現在這個大茶壺這裡,好幾度看到上坡很想掉頭回家,如此可以不用再牽車走上坡,回頭都是下坡,用滑的就行了。只是幾度天人交戰,那天我終於在下午5點左右,抵達新北市與宜蘭縣的交界的石牌,之後一路滑到宜蘭頭城時,我的眼眶早已分不清是汗水還是淚水,我竟然完成了北宜公路,一個單車菜鳥一路上牽車的時間多於騎車的時間。不過無論如何,我還是完成了這段練習曲,或許也因為這次的成功,讓我之後決定單車環島時,對於未知的旅途也不會有手足無措的感覺,「北宜都這樣糊裡糊塗地騎完了,還有甚麼好怕的!」我心想。
北宜栳寮站附近有個休息站,因為現在要等下午2:15由坪林站發車的新店客運,預計抵達栳寮站時應該要2:45,現在才01:44,還有一小時的時間,就去休息站坐坐,順便覓食一下。走近休息站,一大群單車客,占據了大部分的桌椅,車友穿著整齊的橘色車服,背後印著熟悉但有點不一樣的一句話,「單車漂鳥 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以後就做不了」。是啊,這也是我為何要暫時離開工作,去單車環島旅行,因為就怕以後想做時,就做不了了。
我剛剛找到位子坐下來,另外一群山友,也從栳寮產業道路走出來,是一群資深山友,跟我一樣在等車,一看到休息站裡有賣冰啤酒,吆喝著其他山友來共享,單車車友的交談聲夾雜著山友喝啤酒的划酒拳聲,還有一旁情侶悠閒喝著咖啡伴著蛋糕,一幅不協調但卻很真實的畫面。
隨著時間的接近,我離開休息站,到公車亭裡等公車,深怕公車跑掉,我可又要等一小時,才有下一班車。公車亭裡,也有位大姐同樣地在等這一班車,在等公車之餘,我發現遠處天邊的雲彩,似乎是最美的水彩畫構圖,我拿起相機趕緊記錄下這一刻。
「是啊,所以我用相機趕快拍下來。您看,我們頭頂上這片雲,像不像是一頭鯨魚,像是屏東海生館外頭的鯨魚雕像。」我說。
「對ㄟ,這一邊是頭,尖尖的像是嘴巴,......。其實,栳寮這邊的日出雲海也很棒,有次我凌晨5點搭計程車到這裡,天剛剛亮,太陽剛剛由山頭露出頭來,整片的雲海映著太陽,......」大姐說。
話還沒說完,就被我打斷了,因為公車來了,上了車大姐還指著另一邊的雲,繼續說......,而我在冷氣的催眠下,悄悄地去夢周公了。但是我記得一定下回,起個大早摸黑到北宜公路上拍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