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媽祖廟(大天后宮), 詳 跟著書本去旅行 46-04. 台南三部曲之一:西荷與明鄭時期/ 宅心仁厚的明寧靖王/ 大天后宮。
小媽祖廟(開基天后宮)@ 立人國小
相對應於赤崁樓旁的大天后宮,在成功路巷弄內還有一座台南人稱為「小媽宮」、「小媽祖廟」的「開基天后宮」。在名稱上用「小」標明,表示這座媽祖廟格局真的比較小,不過名稱又提到「開基」兩字,代表歷史悠久,是全台第一座媽祖廟。
相傳1661年鄭成功部隊由鹿耳門進入台江內海於德慶溪口禾寮港登陸,在德慶溪口搭建一間草寮將隨船來台的一尊媽祖神像供奉於此,人稱「媽祖寮仔」。此尊媽祖神像高約一尺,於1640年(明 崇禎13年)刻製,因為由船上移奉至陸上,故稱為「船仔媽」或「崇禎媽祖」。而因為媽祖寮仔位於德慶溪注入台江內海處,此地又被稱為「水仔尾」。在Google Map上就有了很長一個名字叫做「水仔尾開基天后祖廟」。
廟前三川門上頭掛有1765年(清乾隆30年)時任福建分巡台灣道的蔣允焄上奏朝廷勅賜晉為「開基天后祖廟」之聖旨牌。
另外廟前一對三爪龍柱,全柱以花崗岩刻成,為全台最早之三爪龍柱。相傳為明朝永曆年間,明鄭在台的石雕作品。
後殿主祀觀世音菩薩,為1777年(清乾隆42年)台灣知府蔣元樞所督造,為府城三大觀音神像之傾聽觀音。
掛於正殿上方「湄靈肇造」匾與後殿上方「慈慧」匾,均為清嘉慶年間名書法家林朝英(詳 跟著書本去旅行47-07. 台南三部曲之二:清領時期/ 府城四大石坊/ 重道崇文坊)所書。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