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2.06.28

前一天走了部分的霞喀羅古道,原本昨晚要繞到新竹尖石鄉的養老部落,繼續東段的霞喀羅古道,但是昨天一個人走在霞喀羅古道上時,心想:我可以連續兩天都走上24KM的山路沒問題嗎? 還是我要量力而為,這樣也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好好享受這條古道上豐富的歷史背景。

 

真的! 一個人在海拔1600公尺的古道上,腦袋果然比較清楚。立刻決定,霞喀羅古道東段養老段改到下次秋天時再來賞楓,隔天直接前往新竹尖石鄉鎮西堡神木群。晚上避免騎崎嶇的山路,就入住內灣民宿,隔天一大早就check-out,直接前往鎮西堡。

 

2012628日,清晨五點就起床,沿著內灣老街走走,順便找今天的早餐。來過內灣幾次,覺得內灣老街與台灣其他老街有著共同的情形:整條老街全被攤販所佔據,看不出來有何老街的特色,賣的東西也與夜市沒有甚麼兩樣。然而我不是為了內灣老街而來,是為了今天要前往尖石鄉而在內灣過夜的。

 

早上七點還沒到,整理好行囊,就趕緊出門。由內灣到鎮西堡,預計還有2個半小時的車程。昨晚,曾為了今日的行程問了民宿的男主人,男主人很熱心且很清楚的說明,不過出了內灣後,我還是第一次走這一條路徑。

 

P1060531-  

 

不知騎過幾座山頭,只覺得車子不時爬坡下坡,每過一個原住民部落,就看到天主堂或是基督堂,每隔一段路途,逢人就跟當地人確定我的方向及路徑沒有錯,直到遇到一位騎著野狼機車的原住民大哥。

 

「請問,這是往鎮西堡的方向嗎?」我開口問。

「沒錯! 你的方向是正確的。」原住民大哥回答。然後繼續騎著野狼離開。

 我卻還在原地,拿出事前準備的地圖再次確認。「嗶! !」幾聲喇叭聲傳來。

我抬起頭來,原來是剛剛的原住民大哥對我按喇叭,好像在示意我前去。於是,我放下地圖,迎向前去。

 

「你要去鎮西堡嗎? 那你跟著我的車好了,今天我要去司馬庫斯,會經過鎮西堡。」原住民大哥說。

「好啊! 」我對大哥點點頭。今天運氣真好,還有前導車引導我去鎮西堡。

 

於是,兩輛機車一前一後,車子來到了竹60道路的32K處,是秀巒檢查哨。凡是要前往霞喀羅古道東段養老登山口、司馬庫斯、鎮西堡等地,都必須在此辦理乙種入山證,就填填資料就OK

 

「我昨天才去鎮西堡,但是鎮西堡的神木區因為前陣子的大雨有部分坍方了,我昨天是冒著生命危險才走出來的。我是林務局的巡山員啦! 如果你要去看神木,到建議你去司馬庫斯。」這時,原住民大哥又對我說。

 

「天阿! 我都已經騎到了這裡了,才知道鎮西堡神木區坍方,當然去不了鎮西堡,去司馬庫斯也不錯,雖然我之前也知道司馬庫斯也有神木區,只是出發前沒有在網路上找齊資料而已。」我心裡這樣打算。

 

也就因為如此,原本的「鎮西堡神木之旅」臨時變成「司馬庫斯的巨木群之旅」。

 

P1060538-  

 

之前在收集單車旅行資料時,在網路上看到有車友,獨自一人騎單車到司馬庫斯,另外,台積電副總蔡能賢在從北京到巴黎的單車壯遊前,也來過司馬庫斯做過集訓,只不過在書裡描述蔡副總當初可是把主辦人狠狠罵了一頓,不過事後完成北京到巴黎的單車行,他才明白以前所做的每一件事事後都是有意義的。因此,我知道前往司馬庫斯的路不會太輕鬆,只是我這次是騎機車,不像前述的車友是騎單車,但是我必須隨時注意油量是否足夠我往返,因為最後一個加油站(在尖石鄉公所附近,竹60與縣120交叉處)早就過了!

 

原住民大哥告訴我,他今天只要到司馬庫斯9K處,之後我就一個人騎上去部落,巨木群就在部落的後面。我雖然不懂「司馬庫斯9K處」是甚麼意思,反正跟著他就沒錯啦!

 

「跟著巡山員,這會比GPS還好用!」我心裡這樣想。

 

車子一路過了竹60道路的末端 36K處,路的盡頭是一個岔路,往上走就是往「鎮西堡」,而往下走就是往「司馬庫斯」,我隨著大哥往下走前往司馬庫斯。我終於懂了「司馬庫斯9K處」是甚麼意思,因為前往司馬庫斯的路上,每隔1KM就會有一個標示牌寫著「司馬庫斯?K」。

 

P1060797-  

 

不久,經過司馬庫斯大橋,一座紫色的拱橋,緊接著而來的是一路的上坡,而且原本的柏油路不見了,只剩下不是破碎的柏油路就是顛簸的水泥路。

 

「果然通往上帝的部落之路不好走。」我心裡想。

 

P1060795-  

 

到了司馬庫斯9K處,大哥就離開了。「通往上帝的路」,喔不是啦! 是「通往上帝部落的路」,剩下的部分就我一個人走,只是現在是9K,通往上帝的部落的路到底有幾K?

 

路時好時壞,就這樣一路搖擺的來到天堂的入口。

 

P1060563-  

 

! 不是啦!是司馬庫斯的入口,一座用木材搭建的牌樓矗立在入口處,上頭標示著「司馬庫斯16K」。二話不說,一鼓作氣騎上去停車場,看了一下時間剛好九點三十分,我大概騎了2個半小時,終於抵達司馬庫斯。

 

P1060560-  

 

司馬庫斯部落,曾被人喻為台灣最偏遠的泰雅族部落,因此又有「黑色部落」的稱號。在公視十點不一樣所製播的「司馬庫斯 A Year in the Cloud」裡頭,曾經有提到司馬庫斯有一項與其他原住民部落不一樣的組織,是由28個家庭組成,共同分配工作共享成果的「共營組織」。當然,我來到司馬庫斯不是來打擾他們的生活,是要來看節目中也有提到的「司馬庫斯巨木群」,我記得節目中曾經有一段對話是這樣說的「司馬庫斯沒有神木,只有巨木。要看巨木就要來司馬庫斯,其他地方就可以不用去了,對了,我們隔壁的鎮西堡除外。」因此,來到這裡就是為了這句話而來。

 

P1060742-  

 

在司馬庫斯的遊客中心,有提供很清楚的部落地圖,其中還包括了巨木步道的簡圖。從停車場沿著道路經過一棟棟整齊清潔的民宿,民宿前面還種了不少的繡球花,繡球花的顏色會因為土壤中鐵質的含量的高低,而開出不同或藍或紅的花朵,這是我認識的植物中會隨著土壤而開出不同顏色花朵的花。

 

P1060745-  

 

司馬庫斯巨木群

 

P1060602-  

 

在道路的盡頭就是巨木群步道的登山口,一路上平緩好走,在風的吹拂下走過竹林,想像著手持青冥劍的李慕白在竹林間驣空飛過。幸好一路上並沒有遇到李慕白也沒遇到玉嬌龍,倒是遇到許多步行的遊客,迎面就跟我說:「加油!前面就到了。」我是沒有如李慕白的輕功啦,就只靠兩腿死命的走。要看到巨木,就必須走到底,走一半是連半棵巨木都看不到的,我從地圖上的解讀是這樣的。

 

P1060615-  

 

途中經過小米園,我記得「這是司馬庫斯部落共營組織的農地」,在公視節目中,正好在這邊訪問到比納斯,哪時已經大腹便便的原住民媽媽,現在的小米都已經結實纍纍,應該過不久就可以收成了吧!

 

P1060625-   

 

P1060627-

 

巨木步道每隔1K,就會有指標提醒遊客,當我算到3K後,就期待4K標示出現,只是最後映入我眼前的是「到了」兩字,心中不禁會心一笑,對啊! 4K就是到了啊!接著我沿著巨木群繞一圈,目前司馬庫斯部落已經整理出9棵巨木,為了避免被外人偷伐,部落居民已經用柵欄將這9棵巨木圍起來。當我看到編號1的巨木,就立刻對他的高聳及巨大感到震驚,我上個月曾經到過太平山,雖然太平山上終年雲霧繚繞,但是在太平山上我卻沒有發現有如此巨大的樹木。

 

P1060640-  

 

說來有趣,這些巨木因為生長在交通不便的山上,當地的居民認為這些巨木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必須要加以保護,也對外觀光,讓外頭的遊客也可來此欣賞大自然的神奇。我想,如果在平地,這些巨木會不會被我們這些人用塊紅布纏繞,然後下頭擺個香爐,讓人膜拜;每當樂透開獎前,必定有人在前頭祈求巨木可以給他6個神奇號碼。然而最後的下場,必定有人氣急敗壞地拿火、拿油漆對巨木報復,巨木落得遍體鱗傷。巨木當然是有生命的,他在地球上經過數百年,看著下頭的動植物圍繞著他生活,人類實在不應藉著自己的喜好或靠著自己的想像而加諸在巨木身上。

 

P1060698-    

 

 P1060677-  

 

司馬庫斯部落教室

 

P1060777-  

 

在公視節目中,提到司馬庫斯有座Homemade的森林小學,這是部落居民不讓小朋友為了就學,從小就必須離開家鄉,因此在司馬庫斯大門入口處旁,部落居民就自食其力蓋了一座屬於自己部落的小學,為了避免我這個外來客打擾了小朋友的上課,我只靜靜地站在教室走廊旁看著裡頭的小朋友。這所森林小學,應該稱作名副其實的「雲端上的小學」,外頭群山環繞,裡頭有四間教室,每間教室裡有投影機,課外書籍應該是我們平地的善心人士捐贈的,算是有著相當不錯的設備。不過讓我驚訝的是,每間教室裡的小朋友卻都是屈指可數,人口老化的程度可能比平地還要來的快。我想,司馬庫斯部落缺的不是平地小朋友的書籍與教材,因為原住民部落的文化傳承,自遠古以來自有一套好教材,部落缺的是「下一代」來延續祖先的智慧。

 

P1060778-  

 

P1060764-  

 

P1060765-  

 

下午2點,參觀完部落教室後,我準備告別司馬庫斯,預計今天要返回台北租屋處,這也是段不短的旅程。最後,我要感謝今天所遇到的巡山員大哥,雖然我不知您的姓名,我謝謝您,並感謝您繼續為台灣守護這一片美麗的山林。想著我今天若沒有遇到他,我可能照著自己的計劃跑去鎮西堡,然後對著大片崩落的山坡仰天長嘆。

 

司馬庫斯,上帝的部落。而我卻是被上帝派來的天使引導來到司馬庫斯。

 

P1060831-  

 

******************************

司馬庫斯古道

司馬庫斯古道起於宜蘭縣大同鄉棲蘭附近,向西越過雪山山脈進入司馬庫斯部落,終點為新竹縣尖石鄉的秀巒村,全長有40KM。關於這條越嶺古道的由來,有兩種說法:

 

第一,據說百年前,泰雅族的大嵙崁走出了這條山徑,其中有一名Makus的泰雅族先民,在一次遷徙中,帶領著族人從瑞岩攀越大霸尖山來到此地,並世代在此定居,遂以其名為部落名稱。

 

第二種說法,嘉慶年間,原本住在竹東地區的客家人,沿著芎林、關西越過玉山腳,出內鹿埔後抵達現今宜蘭三星一帶。

 

(以上資料,參考王一婷著,《台灣的古道》, pp56-57)

 

不過,我認為第一種說法比較多人會認同。

 

P1060607-  

 

*************************************

「司」馬庫斯vs 「斯」馬庫斯

 

P1060801-  

 

在前往司馬庫斯的路上,地圖上的確有標示兩個司馬庫斯,只是兩個地方是不一樣的,而且第一字也有不同,一個是用司法的「司」,另一個是用斯文的「斯」。經我查閱《台灣的古道》一書,作者有如下的解釋:

 

因為「斯」馬庫斯其實現在稱做「新光部落」,在前往鎮西堡的路上,舊名為Simasou-Magos和司馬庫斯Smangus發音類似,而導致撞名事件。不過由於在戶籍資料中新光部落登記的名稱為「斯馬庫斯」,而司馬庫斯只記載著玉峰村14鄰,故新光部落的居民認為,早年文獻裡提及的「司馬庫斯」,所指的應為新光部落才是。

 

不過,我認為新光部落、司馬庫斯部落、霞喀羅族群、鎮西堡等原住民部落,追溯其祖先都是出自同一位偉大的領袖武塔卡拉霍(Buta KarahoButa是名,Karaho是偉大領袖的意思),既然同是一家人就沒甚麼好計較名字的,只是要前往旅行的人別跑錯地方比較重要,因為兩地相差1hrs的車程,跑錯地方會欲哭無淚的。

 

 

*************************************

司馬庫斯地圖(司馬庫斯部落議會 製作)

 司馬庫斯Map  

  

*************************************

司馬庫斯巨木步道導覽圖(司馬庫斯部落議會 製作)

巨木步道Map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ddie 的頭像
    Eddie

    Eddie's Adventure Book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