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1.11~ 2021.12

台南四坊

自明鄭時期,將台南以十字街(約為現今的民權路與忠義路交叉口)為中心,以東劃為「東安坊」、以西為「西定坊」,南稱「寧南坊」,而北方為「鎮北坊」共四坊。進入清領時期,如此的都市計畫繼續沿用。

跟著書本去旅行 47-01. 台南三部曲之二:清領時期的台南

跟著書本去旅行 47-01. 台南三部曲之二:清領時期的台南

跟著書本去旅行 47-01. 台南三部曲之二:清領時期的台南

現在,就從台灣這時期最高行政機關「臺廈道巡道署」開始,再來到市中心十字街附近「枋橋頭」出發,接著往東來到台南府城的大東門,在2021年底我沿著古城牆走一圈,會讓我看到什麼樣的景致,我自己也很好奇。

 

臺廈道巡道署(今 永福國小)

1661年,鄭成功入主台灣後,將尼德蘭人的普羅民遮城改為承天府治,為當時台灣的行政中樞;1683年,施琅攻克台灣,隔年設置「台灣府」,府署遷移到府城隍廟左側(現今 青年路上清祺早餐店的位置),隸屬福建省,「府」才是清代正式的行政區劃。

 

然而,到了清朝中期後,各省轄區出現「道」這種介於府與省之間的準行政區,而且道級的行政勢力逐漸凌駕正式的府級。因此,台灣才出現有台灣府也有臺廈道(後來又改稱台灣道)等編制。無論稱做台灣府還是後期的臺灣道,都是清領時期台灣的最高行政機關,台灣道衙門所在地位於「西定坊」,大致位於現今的永福國小的位置。

跟著書本去旅行 47-01. 台南三部曲之二:清領時期的台南

提到了台灣的行政機關,台灣府、台廈道或台灣道有點複雜,而說到行政機關的首長官職,更是有多種排列組合,譬如:台灣道台原本屬於正四品文官,若加了按察使升級為三品官,若說到職權的話,除了學政、政經、內政外,還可以外掛兵備銜,可以節制台灣鎮總兵,而台灣鎮總兵又隸屬正二品武官,所以職稱掛台灣兵備道的話,就上看一品官。而在清領時期,台灣來過不少官拜台灣兵備道的官員,其中:

 

台灣兵備道姚瑩

走訪了大天后( 跟著書本去旅行46-04. 台南三部曲之一:西荷與明鄭時期的台南_宅心仁厚的明寧靖王)及安平現存三座砲台( 跟著書本去旅行 47-05. 台南三部曲之二:清領時期_ 台南府城外砲台),都提到姚瑩這號人物,這讓我對他也相當好奇。

 

之前我曾經走訪台中霧峰林宮保第( 跟著書本去旅行 20. 台中霧峰:歷史謝幕 風華不再)認識了霧峰林家的關鍵人物,官拜福建陸路提督的林文察。在陸劇滄海百年》中,描述到姚瑩在擔任台灣兵備道期間,曾經與霧峰林家的族長--林定邦(林文察的父親)合作擊退來犯的英軍,俘虜了百名英人,這是大清帝國後期,少數可以力抗歐美帝國侵略的將領。

 

前述提到的來犯英軍,便是1841(清道光21)所發生的「吶爾不噠」號事件,然而在維基百科上對於這件事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說是台灣兵備道姚瑩與台灣鎮總兵達洪阿將吶爾不噠號加上怡和洋行Ann號之船難獲救人員虛報戰功為戰俘並押往台灣府;另一說,姚瑩實際曾與英軍激戰,並在大安之役立下戰功(陸劇滄海百年》採用第二種說法)

 

不過,對姚瑩自1838(清道光18)上任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成為台灣最高軍政官員,政績頗佳,且是少數洞悉亂源,並提出解決之道,建立事功的清朝駐台官吏,毫無疑義。

 

即使在1821(清道光元年)一度被貶至噶瑪蘭(今宜蘭縣)任通判(地方首長,相當於廳長) ,他由台南一路前往宜蘭赴任,還把他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寫成臺北道里記一文。而在噶瑪蘭通判任內,曾實地考察數條路線,規劃出一條淡蘭之間僅 需一百一十里的新路線,他在《淡蘭擬闢便道議》對這條路線有詳細的描述。

「計自艋舺(萬華)武營南門啟程,五里古亭村、水卞頭,宜鋪石; 五里觀音嶺腳(六張犁茶路古道),亦宜石;十里深坑仔街,有渡,宜船;五里楓仔林,田塍尚闊;五里石碇仔街,凡石圳三 處(外按古道), 宜鑿寬廣,便輿馬往來;.........五里金面山頭分水崙(石牌,北宜公路最高點),即淡、蘭交界,山路,宜修闊; 八里嶺腳礁溪街北(跑馬古道).......

 

這條路線,稱之為「淡蘭便道」,也是淡蘭古道南線之一 ,出口在礁溪,現在礁溪的跑馬古道就是這條淡蘭便道的一小段。

(資料來源: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487-- 淡蘭古道總複習下)

 

枋橋頭裡的豪宅 吳園(今 吳園藝文中心)尋寶遊戲

枋橋頭,是一個地名,在清領時期位於台灣府城的中心十字街附近,鄰近台灣府及府城隍廟,自明鄭時期就是交通要道,因有枋橋頭水流經,所以在兩岸架起巨大木枋為橋,故得名。而在清道光年間,曾有位富商在此地興建一處規模宏大的豪宅,當時就以當年的主人家命名,稱為吳園

 

在民權路與公園路交叉口,有一棟宏偉的仿巴洛克式建築,稱為公會堂。正面採用愛奧尼克柱式,屋頂採法國馬爾薩式,相當典雅。台南公會堂建於1911(明治44),即是民國元年,中華民國幾歲,公會堂就有多大歲數。當初由矢田貝季陸所設計,主要作為重要集會場所,兼具教化百姓的功能。 不過拱心石上的梅花,是誰擺上去的?

跟著書本去旅行 47-01. 台南三部曲之二:清領時期的台南

跟著書本去旅行 47-01. 台南三部曲之二:清領時期的台南

旁邊日式木造木屋的十八卯茶屋,亞洲旅遊台播出的出發吧! 鐵三角》,三位主持人就是在茶屋裡喝紅茶。而我今天的重頭戲是在後頭的吳園,畢竟我也姓吳啊!

跟著書本去旅行 47-01. 台南三部曲之二:清領時期的台南

跟著書本去旅行 47-01. 台南三部曲之二:清領時期的台南

2012年我第一次來到吳園,是因為來喝一碗漂流的紅豆湯(食在好味道 2. 台南 慕紅豆),在吋土吋金的台南市中西區裡竟然還有座中式庭園式建築,更好的是,就是完全免費參觀。但是九年後,再走進吳園,不止是走馬看花。

 

何斌:台灣史上第一位「債留台灣」的經濟犯

之前提過,鄭成功在北伐不成後,接受尼德蘭人通事(就是翻譯官)何斌的建議,奪取台灣作為長久的根據地。而何斌在台灣的住所就在現在的吳園。何斌是漢人,但是說得一口流利的尼德蘭文,很得尼德蘭人的信任,大家都稱他為「斌官」,而不是「斌哥」。

 

1658年,何斌在揆一接任台灣最高長官時,擔任特使帶著厚禮到廈門向鄭成功疏通,成功地重啟了兩岸的貿易活動,一度讓大員港塞港,倉庫爆滿。然而,何斌搞兩面手法,瞞著尼德蘭人私下替鄭成功在台灣代徵出口關稅,這件事後來被人舉發,這讓尼德蘭人不得下令調查何斌。結果,熱蘭遮城法院判決何斌免職,連他經營的航線及特權全部註銷,又被判大量罰鍰及被捕入獄。而何斌不知如何買通獄卒,竟然可以讓全家潛逃出境。就因為何斌平時經營生意就是以舉債擴充事業,一旦他被捕入獄接著逃匿搞失蹤,讓債主追討無門,相傳何斌當年欠下的債務高達50,000里耳(有一說是欠下22,122里耳。[楊南郡,浸水營古道-一條走過五百年的路pp57])。不管事50,000里耳還是22,122里耳,到底是多大的款項,楊南郡在書中提到,「當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大員市區內建造市政府,總共花費6,000里耳。」[楊南郡,浸水營古道-一條走過五百年的路pp57])大概可以想像,何斌堪稱台灣史上第一位「債留台灣」的經濟犯。

 

冷知識】:里耳到底長得什麼模樣?

在台灣歷史博物館中收藏著幾枚西班牙里耳的銀幣,這是16世紀至19世紀初期,西班牙在亞洲使用的貨幣,台灣當時也有使用。幣值有1/2里耳、1里耳、4里耳、8里耳。

跟著書本去旅行 47-01. 台南三部曲之二:清領時期的台南

那為何會稱作吳園? 這也是我最大的疑問。

 

時間到了1828(清道光8)1829(清道光9),富商吳尚新買下何斌舊宅整建而成,名為吳園,俗稱「樓仔內」。原本園區內屋宇眾多,規模宏大,據傳範圍涵蓋現今忠義路及公園路,連台南大遠百也包含在吳園範圍裡。

跟著書本去旅行 47-01. 台南三部曲之二:清領時期的台南

跟著書本去旅行 47-01. 台南三部曲之二:清領時期的台南

然而,到了日治時期,吳家家道中落,吳園產權歸台南州廳所有,到了1911(明治44)才又在吳園南邊興建台南公會堂。在日治時期,吳園曾於與霧峰林家萊園、新竹北郭園(新竹鄭用錫家族所有)及板橋林本源園邸合稱「台灣四大名園」。(另有一說,基隆顏家陋園、板橋林本源園邸及霧峰林家萊園合稱台灣三大名園)

 

2.5口古井

這一天我在公會堂的地下室參觀了一場畫展,展出的作品帶有馬諦斯野獸派的風格。而在進入展場前,兩位大姊把我攔下來,原本以為她們要我的簽名,後來搞清楚了是要我落實實名制,需要掃QR code才能進入會場看畫,再拿出手機的同時,我發現了公會堂地下室還有一口井。大姊表示,「吳園裡總共有2.5口井(或說3口井),你有沒有興趣全部找出來?

「剛剛走進來園區時,在面對公會堂的左側有一個,井口是用紅磚砌成的;這裡就是那個0.5個井,因為井口看起來像是個半圓形。所以還有一口井在後頭囉! 」我說。

「沒錯,你剛剛說的都是最簡單的,最後那一口井最難,也最明顯。 」另一個大姊說的神神秘秘的。

「好的,今天我把整個吳園藝文中心翻過來,也要找到它。 」我說的理直氣壯。

跟著書本去旅行 47-01. 台南三部曲之二:清領時期的台南

跟著書本去旅行 47-01. 台南三部曲之二:清領時期的台南

跟著書本去旅行 47-01. 台南三部曲之二:清領時期的台南

跟著書本去旅行 47-01. 台南三部曲之二:清領時期的台南

看完畫展後,我真的在吳園裡尋尋覓覓,連與大遠百相鄰的假山區,也都跑進去找,圓形劇場區也沒放過,最後沿著圍牆又走回大門,實在找不到。正好我在門口遇見了正在灑水的一位大哥。

「大哥,聽說吳園裡有2.5口井,我找到1.5口,請問一下還有一口井在哪裡? 」當找不到路時,就問當地人就對了,而找不到古井,就問灑水的人不就知道了嗎。

「我想應該是在尤加利樹下吧。你可以再問問在草坪上整理的那位大姊,她是十幾年的資深員工,對這裡超了解的,我才來一年而已。 」大哥說。

跟著書本去旅行 47-01. 台南三部曲之二:清領時期的台南

我向大哥道謝後,趕緊回到草坪區,那裡的確有棵尤加利樹,但是我剛剛也有找過,沒看到有井口啊! 於是,我轉向請教資深的大姊。

「最後那一口井的確很神祕,就在尤加利樹下,你看我們現在正在灑水,水源就是從哪口井抽出來的,這裡的井水真的沒枯竭過。 」大姊笑著對我說。

 

當我蹲在尤加利樹下仔細觀察時,才發現在綠色植栽包圍的真的就是一口井,井口是洗石子做成,因為井口只微微露出地面,加上裝上抽水馬達,一般人真的很難注意到這裡頭藏了一口井,難怪剛剛在畫展前的兩位大姊會說最後一口井最難,也是最明顯的,因為就在草坪上,只是偽裝做的最好。

跟著書本去旅行 47-01. 台南三部曲之二:清領時期的台南

跟著書本去旅行 47-01. 台南三部曲之二:清領時期的台南

跟著書本去旅行 47-01. 台南三部曲之二:清領時期的台南

我完成了尋寶遊戲,收集到2.5口井的照片,心滿意足的準備踏出吳園藝文中心,在出口處又遇上了剛剛灑水的大哥。

我找到最後那口井了,真的在尤加利樹下面,超隱密的。我首先開口。

我猜得沒錯,因為我來這裡一年,每回都是接那裡的水管澆水,問題是灑水用不著用自來水,所以我就在想那裡應該是個水井。大哥笑著說。

 

吳園藝文中心就在市中心,早期就為了喝碗紅豆湯,今天更深入的認識了這個地方,終於知道為何要稱作吳園,最後還可以在園區進行尋寶遊戲,實在很有趣。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ddie 的頭像
    Eddie

    Eddie's Adventure Book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