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跟著書本去旅行 (10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當初騎車經過育樂街時,很好奇這裡怎麼會多出一棟日式建築來,當年就讀高中時,三年當中有兩年都是由民族一路這側門進出學校,當初不可能會沒看到這棟建築。

跟著書本去旅行 48-12. 台南三部曲之三:日治時期的台南

文章標籤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南知事廳,建於1900(明治33),為當時台南縣知事的官邸,台南縣知事也就是相當今日的台南縣長,不過在1900年時,台灣只有三縣三廳,分別是台北縣、台中縣、及台南縣,而三廳包括宜蘭廳、台中廳及澎湖廳。其中台南縣下轄現今的嘉義縣市、台南市、高雄市及屏東縣市,幾乎涵蓋整個南台灣。

 

文章標籤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到這地方,說真的,我路過很多次,不過真的很少走進來。我指的是台南地方法院,地理位置隔著府前路與台南美術二館相望,不過現在也不稱作台南地方法院,而是司法博物館,並加上括弧標示為舊台南地方法院。會知道這裡改為博物館也是因為跑友賢哥的關係,賢哥就是屬於那種一年進出法院好幾次的人,別想歪了,賢哥的職業就是律師,律師進出法院沒啥特別之處。

 

文章標籤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年台南美術館開館後,入館門票是台南美術1館及台南美術2館都可以參觀的。看完志玲姐姐宴客的台南美術1館,當然還要來看台南美術2館。不過要走進這棟新穎十足的建築物前,可要先說明台南美術1館前身是台南州立警察署,建築本體是不曾改建過的,但是台南美術2館命運可多舛,原本的建築本體早就消失,吳老爹透露這裡原本是日治時期台南神社的位置,而我對這地方的印象卻是一個飛碟式的大圓盤建築物,那時稱作台南體育館,我還來過看機器人展覽。但是這座大圓盤在1991年被拆除,之後我的印象就只剩下停車場。直到2015年,時任台南市長的賴清德先生宣布選定為台南美術館現址正式動工,2019年我終於可以再度踏入這個領域,此刻我已經是中年大叔。

跟著書本去旅行 48-09. 台南三部曲之三:日治時期的台南

文章標籤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11月,台南女兒林志玲出嫁的新聞佔據各大媒體版面,宴客會場更是出動各大電視台SNG車,隨時更新新娘的一舉一動。那天,我們一家人也守在電視前關心這則消息,新娘很美我們都知道,但是新娘宴客的那個場所怎麼我們都不是很清楚,新聞攝影機的一角拉到了孔廟的紅色圍牆,土黃色的外牆有著圓弧形的山牆到底是什麼地方,為什麼我會想不起來?

 

文章標籤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位於林百貨對角的土地銀行台南分行,一樣屬於昭和年間(1937年,昭和12)的建築。日治時期的勸業銀行台北支行( 慢遊,這一站:21. 2021年鐵道環島行/ Day 6. 台灣博物館():發現台灣)1932年落成,台南支行與台北支行採用相同的設計,均位於道路的轉角,緊鄰道路的兩側均採高大的廊柱,像是埃及神廟的風格。

跟著書本去旅行 48-07. 台南三部曲之三:日治時期的台南

文章標籤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台南市區中正路與忠義路交叉口有一棟五層樓的建築,在我早期的印象中,這棟建築物多半是被鐵皮所包圍起來,外觀十分破舊,根本無法與百貨公司聯想在一塊。

跟著書本去旅行 48-06. 台南三部曲之三:日治時期的台南

文章標籤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南的四大月老廟:大天后宮( 跟著書本去旅行 46-04 台南三部曲之一:西荷與明鄭時期_宅心仁厚的明寧靖王/ 大天后宮)、祀典武廟( 跟著書本去旅行 46-04 台南三部曲之一:西荷與明鄭時期_宅心仁厚的明寧靖王/ 祀典武廟)、大觀音亭及重慶寺。前面兩個耳熟能響,大觀音亭的月老是我最近才造訪( 跟著書本去旅行 49-03. 廟口開講/ 觀音亭)裡頭供奉的闊嘴月老真的很特別,傳說最會說媒的一位,所以稱為闊嘴。而最後一位月老,傳說具撮合秘術」,擅長修補男女關係,還有預防丈夫金屋藏嬌,實在太神奇了。不過這位月老供俸於「重慶寺」,那「重慶寺」在哪裡? 該不會是在「中國重慶市」吧! 現在疫情這麼嚴重,沒必要還是別出國吧。

透過Google map才知道重慶寺是在台灣文學館附近,這簡直是晴天霹靂,台灣文學館我不知來過幾回了,怎麼會沒注意到附近有間寺廟。果真,重慶寺就在台灣文學館旁邊的小巷弄裡,如果從民生綠園這一側走過來,必定沒注意在三信商銀旁還有一條小巷弄,而神秘的重慶寺就在小巷弄裡。

文章標籤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觀完消防史料館,跨過中正路,就會來到臺灣文學館。這裡也是我經常來的地方,不僅可以來看這棟日治時期的臺南州廳,還可順道看看這一期臺灣文學館的展覽,最棒的是,不管是不是設籍在臺南市,都不用門票。

跟著書本去旅行 48-04. 台南三部曲之三:日治時期的台南

文章標籤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發吧! 鐵三角》還來到一處我常常經過但不曾進去的處所,就是在民生綠園中正路與民生路交叉口的台南合同聽舍。

跟著書本去旅行 48-03. 台南三部曲之三:日治時期的台南

文章標籤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鶯料理:喬代誌

沿著台南測候所旁的小巷弄走進去,留意腳下的標示,台南市政府會刻意留下足跡。往天壇的方向走去會發現有一處日式建築群坐落於台南測候所旁,這是日治時期鶯料理餐廳所在地。

文章標籤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11~ 2021.12

1894(清光緒20),清日甲午戰爭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割讓了台灣給日本,1895年起台灣結束了212年的清領時期,進入為期50年的日治時期。

文章標籤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回走訪台南,我無意中還發現,台南還擁有四座清領時期的石坊,其中讓我最驚訝的是「接官亭」,而最低調的莫過於藏身於府前路與西門路交叉口巷弄內的「蕭氏節孝坊」;而「泮宮石坊」是我第一個看過的石坊,卻不知「泮宮」是啥意思;最後一座,「重道崇文坊」是走動最遠的石坊。

 

文章標籤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道光年間,台灣的貿易重鎮集中在西外城區的五條港,另一方面隔著台江內海對望的安平,卻悄悄地日益興盛起來,因為到了清道光20年後,台江內海陸化嚴重,五條港已經淤積無法讓手撐船通行,商業活動隨即被安平所取代;加上1860(清咸豐10),第二次英法聯軍攻破北京城,咸豐皇帝帶著皇后(後來稱為慈安太后)與懿貴妃(後來的慈禧太后)倉皇逃到承德避暑山莊避難。咸豐授權恭親王奕訢與英法兩國談和,最後簽下《北京條約》,明定開放數十個通商口岸,其中安平港就是其中一個。興盛時期據傳有數十家貿易商或貨運代理人(forwarder)在安平設立據點,那時稱作「洋行」。當時,洋行主要經營的項目就是茶葉、蔗糖和樟腦。

 

文章標籤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南在明鄭及清領時期都是台灣重要的行政中心,台南靠海的安平港(或稱大員港)也是這時候的國際貿易重要港口,海防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尤其是清道光年間發生鴉片戰爭後,對於歐美勢力延伸到亞洲國家,在港口設置砲台尤其重要。時至今日,台南還有幾座清領時期興建的砲台留存。

 

文章標籤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古以來台南的西側是與水岸相連,在明鄭時期水岸大約是在現今西門路一帶,進入清領乾隆年間水岸一度退到金華路(17甲線)一帶,這一側多了不少海埔新生地,由於對外貿易發達,這一大塊新生成的土地上,有多條水道縱橫,沿著水道店鋪一家接著一家成立,這一區慢慢成為台灣府新興商業聚落。

 

文章標籤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一集 47-02台南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跡我沿著古城垣走了一圈,沒想到走著走著天都黑了,以至於台灣府在1835(清道光15)以後所增建的東、西兩側的外城區,必需另找時間完成。

 

文章標籤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4年嘉義市慶祝建城三百年,那台南不就早已超過三百年,事實上不然,台南雖然號稱府城,但是台南是在1723(雍正元年)才由台灣知縣周鍾瑄創建木柵築城,當時設立了七座城門,據傳那時府城的城門還是相當簡陋。因此到了2004年,台南府城建城的歷史才281年。那台南從1624年西荷接著明鄭時期,都是台灣經濟、行政中心,到2004年少說也有380年歷史,怎麼建城的時間少了100?

 

文章標籤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11~ 2021.12

台南四坊

文章標籤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百年前尼德蘭人離開福爾摩沙,但是他們不只留下建築,還有.......

蚵灰窯文化館

文章標籤

Edd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